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4726-2016 苹小卷蛾检疫鉴定方法 Identification of Adoxophyes orana (Fischer von Rosslerstamm) 2016-12-12发布 2017-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刮涂查真伪 SN/T4726-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出人境检验检疫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成标、魏晓棠、李雨亭、林超、朱妍妍、赵淑娟. SN/T4726-2016 苹小卷蛾检疫鉴定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苹小卷蛾Adoxophyes orana(Fischer von Rosslerstamm)的检疫和鉴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苹小卷蛾的检疫和鉴定方法.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端纹costal patch 卷蛾科昆虫前翅花斑一般都发达,有许多波状纹,横的和斜的,位于翅基的一块叫做基斑(basal patch);位于翅中间的一条斜带叫做中带(median fascia);前翅靠外缘顶角的一块叫端纹. 2.2 抱器瓣valva 鳞翅目雄性外生殖器中最显著的部分,为1对瓣状结构,多为片状. 2.3 抱器背costa 鳞翅目雄性外生殖器中,抱器瓣的背侧边缘区域. 2.4 抱器腹sacculus 鳞翅目雄性外生殖器中,抱器瓣的腹侧边缘基部区域. 2.5 爪形突uncus 鳞翅目雄性外生殖器中背兜后端向下弯曲的片状或钩状结构,由第10腹节背板后端演变形成. 2.6 颚形突gnatho 下齿形突 鳞翅目雄虫外生殖器中,由背兜后缘发生的一对附器,位于爪形突之下,并可向下向后围绕肛管,在 其下方中央汇合. 2.7 囊导管ductus bursae 鳞翅目雌性外生殖器中由阴门伸至交配囊的导管. 2.8 囊突signum 鳞翅目雌性外生殖器中交配囊壁内高度骨化的刺状或小钩状构造,1个或数个. 2.9 臀棘cremaster 鳞翅目昆虫蛹的尾端带钩的刺,起附着作用. ...
推荐内容/By 规范库
-
SN/T 4869-2017 斑翅果蝇检疫鉴定方法.pdf
-
SN/T 4849.6-2017 出口食品及饮料中常见小浆果成分的检测方法 实时荧光PCR法 第6部分:猕猴桃.pdf
-
SN/T 4849.5-2017 出口食品及饮料中常见小浆果成分的检测方法 实时荧光PCR法 第5部分:蔓越莓和蓝莓.pdf
-
SN/T 4849.2-2017 出口食品及饮料中常见小浆果成分的检测方法 实时荧光PCR法 第2部分:树莓.pdf
-
SN/T 4849.1-2017 出口食品及饮料中常见小浆果成分的检测方法 实时荧光PCR法 第1部分:蓝莓.pdf
-
SN/T 1855-2017 暗条豆象检疫鉴定方法.pdf
-
SN/T 1154-2015 毒麦检疫鉴定方法.pdf
-
SN/T 1854-2017 家希天牛检疫鉴定方法.pdf
-
SN/T 0800.1-2016 进出口粮油、饲料检验 抽样和制样方法.pdf
-
NY/T 2063.3-2014 天敌昆虫室内饲养方法准则 第3部分:丽蚜小蜂室内饲养方法.pdf
-
SN/T 5012-2017 香蕉枯萎病菌生理小种检疫鉴定方法.pdf
-
SN/T 5008-2017 双棘长蠹属(非中国种)检疫鉴定方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