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椰子 种质资源描述规范
Descriptors standard for germplasm resources of coconut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前言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垦局提出.本标准由农业部热带作物及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龙祥、范海阔、黄丽云、陈良秋、曹红星、张军、覃伟权、陈华.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国家重要热带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椰子种质资源描述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棕榈科(Arecaceae)椰子属(Cocos)中的椰子(CocosnuciferaL.)种质资源描述的要求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椰子种质资源的描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目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面,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659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2659-2000,1SO3166:年号,IDT)GB/T5009.5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GB/T2906谷类、油料作物种子粗脂防测定方法(油重法)GB/T5009.82食品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测定GB/T5512粮油检验粮食中粗脂肪含量测定GB/T5530动植物油脂酸值和酸度的测定GB/T12143.1软饮料中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方法 GB/T17377动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酯的气相色谱分析GB/T18147.3大麻纤维试验方法第3部分:长度试验方法
3要求
3.1样本采集
在植株达到稳定结果期并在正常生长情况下采集代表性样本.
3.2描述内容
描述内容见表1.
表1椰子种质资源描述内容
推述记载类别 描述记载内容全国统一编号、种质库编号、种质编号、采集号、引种号、种质名称、种质外文名称、科名、属名、学名、 种质类显、主要特性、主要用途、系谱、遗传背景、繁殖方式、带毒状况、选育单位、育成年份、原产国、原种质基本信息 产省、原产地、原产地经度、原产地纬度、原产地海拔、采集地、采集单位、采巢时间、采集材料、保存单 位、保存单位编号、种质保存名、保存种质的类型、种质定植年份、种质更新年份、图像、特性鉴定评价的机构名称、鉴定评价的地点、备注树龄、树冠形态、树体状况、株高、20cm高处基围、1.5m高处蒸围、顶端蒸围、茎高、茎干形态、葫芦头类 、叶片总数、叶片着生螺旋方间、叶痕宽度、10个叶痕的高度、叶编间平均距离、叶片长度、叶柄颜色、叶柄长、叶柄厚、叶柄宽、叶轴长、小叶数、小叶长、小叶宽、小叶颜色、花穗类型、花穗柄颜色、花糖颜色、植物学特征 雌花颜色、雄花颜色、花中轴长度、花柄长度、花柄基部周长、带能花的小穗数、不带雌花的小穗数、最长 花穗的长度、小郁长度、雌花数、雌花的直径、每株年花糖数、花期协调性、从出现花苞到开放的时间、雄花开放时间、雌花开放的时间、雌雄花开放重叠、不同花想间开放重叠、抽花期、抽苞期、始花期、第一次 现花苞时叶片数、果形、果飘剖面形状、果实长度、果实纵向围径、果实宽度、果实横向围径、果皮颜色、核果外形、核果长度、核果纵向围径、核果宽度、核果最大局长
NY/T 1810-2009
表1(续)
描述记载类别 描述记载内容种果苗(胚组培苗)的采收日期、发芽日期、最大发芽率、25%发芽率天数、50%发芽率天数、75%发芽率天数、最大发芽率天数、种苗叶柄颜色、种植密度、定植日期、定植天数、产量特征、初花期、初果期、椰果 成熟期、果数、果糖数、成熟果数、果实性状、果重、核果重、纤维重、去水核果重、椰水重、椰肉重、椰肉农艺性状 厚度、椰壳厚度、稀干含量、单果椰千重、椰水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椰水芳香或其他气味、果实纤维额色、棉花汁品质性状 度、纤维张力等 样品制备、粗蛋白质含量、椰干粗脂肪、鲜郴肉相脂肪含量、游离脂肪酸含量、月桂酸、维生素E、纤维长
4描述方法
4.1种质基本信息
4.1.1全国统一编号
郁子种质资源采用全国统一的唯一编号,为"YZ"加6位为顺序号组成.
4.1.2种质库编号
种质资源长期保存库编号,“GP"加2位作物代码再加4位顺序号组成.每份种质具有唯一的种质库编号.
4.1.3种质围编号
种质资源在保存编号方法同4.1.2,若种质库与种质圃同时保存的,在种质酬编号的基础上加个(P)字.
4.1.4采集号
种质在野外采集时赋予的编号,由年份加2位省份代码加顺序号组成.
4.1.5引种号
份,后4位为顺序号,从“0001"到“9999",每份引进种质具有唯一的引种号.
4.1.6种质名称
国内种质的原始名称,如果有多个名称,可以放在括号内,用英文逗号分隔;国外引进种质如果没有中文译名,可以直接填写种质的外文名.
4.1.7种质外文名
国外引进种质的外文名和国内种质的汉语拼音名,每个汉字的首字拼音大写,字间用连接符.
4.1.8科名棕榈科(Arecaceae).
4.1.9属名椰子属(Cocos).
4.1.10学名种质资源的科学名称.
4.1.11种质类型
种质资源的类型,分为野生资源、地方品种(品系)引进品种(品系)、选育品种(品系)、特殊遗传材料、其他.
4.1.12主要特性
种质资源的主要特性,分为产量、品质、抗性、其他.
种质资源的主要用途,分为食用、药用、观赏、纤维、材用、育种、其他.
4.1.14系谱椰子选育品种(系)的亲缘关系.
4.1.15遗传背景
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情况.分为自花授粉、异花授粉、种间杂交、种内杂交、无性选择、自然突变、人工诱变、其他.
4.1.16繁殖方式
种质资源繁殖方式分为实生植株、组织培养材料、其他.
种质资源的植株携带病毒的情况,分为无病毒、有病毒、没有检测.
4.1.18选育单位选育椰子品种(系)的单位名称或个人.单位名称应写全称.
椰子品种(系)通过新品种审定或登记的年份,用4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4.1.20原产国
种质原产国家名称、地区名称或国际组织名称.国家和地区名称参照GB/T2659,如该国家已不存在,应在原国家名称前加"前”
4.1.21原产省
种质原产省份名称,省份名称按照GB/T2260:国外引进种质原产省用原产国家一级行政区的名称.
4.1.22原产地种质的原产县、乡、村名称.县名按照GB/T2260执行.
种质原产地的经度,单位为度和分,格式为DDDFF,其中DDD为度,FF为分.
4.1.25原产地海拔种质原产地的海拔,单位为米(m).
4.1.26采集地种质的来源国家、省、县名称,地区名称或国际组织名称.
4.1.27采集单位 种质采集单位名称或个人.单位名称应写全称,例如“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
4.1.28采集时间以“年月日"表示,格式"YYYYMMDD”
种质收集时其采集的种质材料类型.分为种子、果实、DNA、花粉、组织培养材料、苗木、其他.
4.1.30保存单位 负责种质繁殖提交国家种质资源长期库前的原保存单位名称或个人名称全称.
4.1.31保存单位编号种质在原保存单位中的种质编号.保存单位编号在同一保存单位应具有唯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