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1.080 分类号:Y17备案号:53777-2016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4924-2016
工业用缝纫机 自动门襟钉钮扣缝纫单元
Industrial sewingmachineAutomatic shirt button hole sewingunit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缝制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2)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威士机械有限公司、台州拓卡奔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汇宝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缝纫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东莞市名菱工业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柴国宣、李振宝、张传有、陈主锐、王伟刚、王漫江.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工业用缝纫机自动门襟钉钮扣缝纫单元
1范围
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用缝纫机自动门襟钉钮扣缝纫单元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衬衫、休闲衫等服装自动门襟钉钮扣的缝纫单元(以下简称“产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3797-2005电气控制设备GB/T4515-2008线迹的分类和术语GB/T6388-1986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GB/T13384-2008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17626.2-200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17626.4-200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24342-2009工业机械电器设备保护接地电路连续性试验规范GB/T30420.1-2013缝纫机术语第1部分:基础术语GB/T30421一2013工业用缝纫机缝纫机、缝纫单元和缝纫系统的安全要求QB/T1177-2007工业缝纫机噪声级的测试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继线数number of sewing thread
钮扣两孔间缝线的根数.
3.2
缝制图案sewingpattern
缝线在钮孔上的排列形式,如平行、交叉或其他.
4产品分类
4.1型式
产品由计算机控制,采用自动送扣装置,实现定向送扣.计算机控制钉钮扣缝纫机为悬筒式机体,结构为针杆刺布、连杆挑线、摆梭勾线,钮扣夹持器x-y方向程序送料完成钉扣,形成GB/T4515-2008 规定的304类线迹:或为悬筒式机体,结构为针杆刺布、针杆挑线、旋转勾梭勾线,钮扣夹持器x-y方向程序送料完成钉扣,形成GB/T4515一2008规定的101类线迹.采用夹布机构,按程序执行门襟的自动送、收料.
4.2基本参数
基本参数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项目 基本参数1 最高缝纫速度/(针/min) " 2 7002 最大压脚提升高度/mm > 133 采用机针 DPx17钮11²~144 采用缝线 11.8 tex×3~7.4tex×3(50s/3~80s3)Z拾向棉线或涤纶线5 适用钮扣 标准围形平钮扣:四眼、二眼(可选三眼、五眼) 钮扣直径:49mm~020mm扭扣厚度1.8mm~4mm6 银扣与门边缘间隔/mm 门檬钮扣间隔 任意设定但全长≤650mm7 8 最大门襟轴送距离/mm 9~21 6509 门襟宽度/mm 220~42010 门襟长度/mm 400~75011 门楼上增间%/mm > 5012 13 标准钮扣线缝形状/个 钉扣程序储存数/个 5014 钉钮扣数设定范围/个 2~20 2015 额定电压/V 3P380/1P22016 电源频率/Hz 5017 工作气压/MPa 电源:应符合GB/T3797-2005中3.2.6.1的规定 0.5温度:5℃~40℃18 工作环境 湿度:相对湿度30%~85%(25C无凝露)污染:应符合GB/T3797-2005中3.2.2的规定
5要求
5.1外观质量和结构
5.1.1产品表面
无明显伤痕. 产品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无锈斑、污渍,无明显流漆、起泡及碰漆:标牌应完整、位置正确、
5.1.2电气线路和接插件
外露的电气线路和接插件安排应整齐、牢固.应有明确的标志,标志应牢固、清晰、耐久.
5.1.3连接和布线
连接和布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a)连接应牢固,没有意外松脱的危险;b)为满足连接、拆卸电续和电续束的需要,应提供足够的附加长度;c)只要可能,就应将保护导线靠近有关负载导线安装,以便减少回路阻抗:d)布线通道与导线绝缘接触的锐角、焊渣、毛刺应清除,过孔处应加护口防护;e)没有封闭通道保护的电线、电缆在敷设时应使用绝缘套管或绝缘维绕带保护.
5.2.1机构调节作用钉扣长度和宽度、缝线数、缝线张力、压脚压力应能调节.
5.2.2压脚提升高度 压脚提升高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且动作灵活.
5.2.3松线作用压脚提升锁住后,应起松线作用.
5.2.4钮扣更换 更换不同规格钮扣时,送钮扣通道及钮扣定位应能调节.
5.3.1普通钉扣缝纫普通钉扣缝纫应线迹清晰,不应脱线、跳针、断针、浮线和断线.
5.3.2薄料钉扣缝纫 薄料钉扣缝纫应线迹清晰,不应脱线、跳针、断针、浮线和断线.
5.3.3连续钉扣缝纫连续钉扣缝纫应线迹清晰,不应脱线、跳针、断针、浮线和断线.
5.3.4交叉线缝钉扣缝纫交叉线缝钉扣缝纫应线迹清晰,不应脱线、跳针、断针、浮线和断线.
5.3.5线缝和钮扣性能钉扣后,缝线在钮扣上排列应整齐,且不损伤钮扣.
5.3.6剪线剪线后留在缝料上的线头长度不应大于5mm.
5.4运转性能
5.4.1运转噪声运转噪声应符合下列要求:a)在最高缝纫速度空载运转时,应无异常杂声:b)噪声声压级不应大于80dB(A).
5.4.2运转正常产品在运转过程中应无机件卡轧和零件脱落现象.
5.5.1钉扣数设定 自动钉扣的钮扣数应能在2~20个之间设定.
5.5.2钮扣间距设定自动钉扣的钮扣间距应能进行等距和不等距设定.
5.5.3钮扣间距误差自动钉扣的钮扣间距误差不应大于1.0mm.
5.5.4钮扣与门檬边缘间距误差自动钉扣的钮扣与门襟边缘之间距离误差不应大于1.0mm.
5.5.5钮扣总间距误差自动钉扣的钮扣总间距误差不应大于1.0mm.
5.5.6自动补扣 钉扣缝纫中,若发生钮爪无扣时,应能自动补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