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T 1003-1992 草鱼出血病组织浆灭活疫苗注射规程.pdf

1003,1992,出血病,水池,浆灭,水产
文档页数:2
文档大小:155.12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水产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SC 1003-92

草鱼出血病组织浆灭活疫苗注射规程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草鱼出血病组织浆灭活疫苗(以下简称“疫苗”的免疫对象和注射技术.本标准适用于草鱼出血病的预防免疫.

2疫苗选择与保荐

2.1疫苗必须经国家批准的单位生产,并通过安全性和效力测定,质量合格,包装完整,注有标号、说明、出厂日期和保存期等.

2.2使用的疫苗,应保存在4~8℃的条件下,在允许的保存期内,不应有摇动不散的絮状物或凝集块沉淀,无恶臭或霉变现象.

3免疫对象

3.1主要是全长5cm以上的当年健康草鱼种.3.2下列草鱼不宜进行免疫注射:3.2.1头部发黑、松鳞脱鳞、游水无力、肛门红肿、鳃烂以及体表有明显孢子囊、大量寄生虫的鱼种.3.2.2当年干塘鱼种,鱼鳃挂泥未经密集锻炼和消毒的鱼种.3.2.3处于浮头状态的鱼种.

4注射时机

4.1作为越冬鱼种培育的鱼种,免疫注射的时间应控制在“大暑”之前;越冬后的鱼种宜在水温回升至

10℃时注射完毕.4.2高温季节进行注射时,应在清晨和选择通风、阴凉处进行.

5注射操作

5.1锻炼鱼种.注射前先将鱼种拉网锻炼,将鱼种放入囤箱中,适当密集1~2h,将鱼箱置于微流水处,并注意洗箱,防止箱目堵塞.

5.2准备器具.洗净鱼桶(盆)、鱼箱,将注射器消毒,要选用连续注射器,固定进针深度.

5.3稀释疫苗.用灭菌的生理盐水(0.65%),按疫苗标号和说明书配制注射液.

封口,置冰箱中保存,次日用完.

5.4麻醉鱼种.在高温季节、鱼活跃的情况下注射疫苗时,应先将鱼种进行麻醉处理.

5.4.1麻醉药物与麻醉液浓度.麻醉药物主要为盐酸丁卡因(TetracainiHydrochloridum),麻醉液的浓度为2ppm.

5.4.2盐酸丁卡因麻醉液的配制,在洗净的盆或桶里,以容积约1/2~1/3盛清水,再放入作为试水用的鱼种若干尾,然后缓慢倒入盐酸丁卡因,边倒边搅动,注意观察试水鱼种的活动情况.当鱼种在1min

内出现轻度麻醉时,即停止加入盐酸丁卡因,此时盆或桶里的水溶液,即为所需的麻醉液.应保持麻醉液的最大浓度不超过2ppm.

麻醉液用过多次后,再加入微量盐酸丁卡因,以保持麻醉液浓度稳定.5.4.3在没有盐酸丁卡因的情况下,可用晶体敌百虫代替,浓度为20~25ppm,浸洗时间为2~3min.5.5注射鱼种.应分批进行.在需要麻醉鱼种的情况下,一次不超过50尾为宜.5~8min内注射完毕.

进桶一批,注射一批.注射时要摇匀疫苗液.

注射部位为胸鳍和腹鳍基部或背部肌肉.注射的剂量视鱼体大小而定.对于规格5~10cm的鱼种,注射量(1:100浓度)为0.1~0.2mL,10~15cm的鱼种,为0.3~0.5mL,其他规格的鱼种酌情增减.

5.6注射后处理

5.6.1注射后的鱼种用2%食盐溶液浸泡消毒3min.5.6.2注射消毒的鱼种,暂养于网箱中,待复苏活泼游水,方可放养,不得边注射边放养.5.6.3经注射疫苗后的鱼种,应加强饲养管理,并结合生态防病,才能收到满意的免疫效果.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农业部水产司提出.本标准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归口.本标准由湖南省水产科技推广站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金通、张吉思.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