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本标准是《革胡子鲈养殖技术规范》系列标准的第二个标准.本标准由农业部渔业局提出.本标准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罗相忠、徐忠法、姚爱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
革胡子养殖技术规范 人工繁殖技术
SC/T1029.2-1999
SpecificationforAfricancatfish culture--Techniques in artificial propagation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革胡子亲鱼培育,繁殖亲鱼选择、催产以及孵化管理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革胡子的人工繁殖.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1607-1989渔业水质标准SC1011-1984鱼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原SC125-1984)SC1012-1984鱼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原SC126-1984)SC/T1013一1988粘性鱼卵脱粘孵化技术要求(原GB9957-1988)SC/T1029.1-1999革胡子养殖技术规范亲鱼SC/T1029.6--1999革胡子养殖技术规范越冬保种技术
3亲鱼培育
3.1培育池
亲鱼培育池一般为土池或水泥池,靠近水源,排灌方便.土池面积以100~300m²为宜,水泥池20~100m².池底平坦,稍向出水口倾斜,便于排干池水.池水深为1.0~1.5m,池埂高出水面30cm以上,进出水口应设拦防逃.
庭院养殖革胡子,亲鱼培育池面积应在10m²以上.
3.2亲鱼放养
土池放养量一般为0.38~0.45kg/m²,水泥池为2~5kg/m².雌雄亲鱼宜分开饲养.如当其混养时,在产卵季节前应预先分离.
3.3饲养管理
培育池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此外,水体透明度应为20~30cm,水色呈绿褐色为好.
3.3.1越冬亲鱼饲养管理按SC/T1029.6的规定执行.
3.3.2亲鱼饲料有鲜活的动物性饲料,粗蛋白含量在30%以上的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或含动、植物混合饲料,其中动物性饲料占一半以上.按“四定”投饲,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4%~7%,每次投喂后以2~3h内吃完为度.一般日投喂2次(每日上午7~9时、下午4~6时各投一次).
3.3.3产前亲鱼应强化培育,当池塘水温回升并稳定在20℃以上时,将亲鱼转移至已清塘的亲鱼培育
池饲养,投喂足量、营养全面的饲料,并定时加注新水,一般要求每周加注新水1~2次.
料,并定时冲水刺激,可缩短产卵周期.
4繁殖亲鱼的选择
4.1外部形态
繁殖用亲鱼形态应符合SC/T1029.1的规定,色泽正常,肥满度适中,性腺发育良好(性成熟特征见4.4).
4.2年龄与体重
繁殖亲鱼的年龄与体重应符合SC/T1029.1的规定.
4.3雌雄亲鱼的配比
依产卵受精方式而定.
4.3.1自然产卵受精:雌雄鱼比例为1:1.2~1.5.
4.3.2人工采卵授精:雌雄鱼比例为3~4:1.
4.4性成熟特征
雄鱼:体色较深,体表粘液较少,用手轻触有粗糙感,挤压腹部时精液不易挤出.
雌鱼:腹部丰满膨大,两侧卵巢轮廓明显,手触摸松软,有弹性;泄殖孔略开,充血微红;挤压腹部有透明、呈黄绿色卵粒流出,卵粒相互分离,饱满整齐.
5催产
5.1产卵池
圆形锅底状水泥池或长方形水泥池(池底向一端倾斜),池深60~80cm,水深20~40cm,每个池面积为5~10m²(依产量而定).
5.2催产药物剂量的注射方式
(LRH-A2)和地欧酮(DOM).HCG应符合SC1011的规定,LRH-A应符合SC1012的规定.
5.2.2催产药物的用法和剂量可按以下4种方法单独或混合使用.催产剂量以亲鱼每千克体重的需要量表示.雌鱼的催产剂量为:
---PG 4~6 mg/kg(鱼体重);--HCG3000~35001.U./kg(鱼体重);(HCG1500~2000I.U.PG2~3mg)/kg(鱼体重);--(LRH-A250~100μgDOM5mg)/kg(鱼体重).
雄鱼的催产剂量为雌鱼催产剂量的50%~70%.
5.2.3注射方式.雌鱼采用两次注射或一次注射.如在催产初期和晚期采用二次注射.如在催产盛期为一次注射.采用二次注射时第一针为总剂量的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间隔7~10h,再注射全部余量.雄鱼则在雌鱼第二次注射时一次注射.
5.3效应时间
催产水温在20~30℃时,效应时间为24~10h,效应时间随水温升高而缩短.
5.4采卵与受精
5.4.1群体产卵,自然受精
产卵池中放亲鱼2~3对/m²,并放有经洗净、消毒的水葫芦、网片、棕片或柳树根等作鱼巢,让其自然产卵受精,受精卵留在原池孵化,当粘附受精卵较多时,将鱼巢移至孵化池孵化.
5.4.2人工采卵与授精
将催产后的雌雄亲鱼分别放入不同产卵池或相邻两个网箱中,待亲鱼发情适度时,进行人工授精.
用左手握紧雄亲鱼头部,并用食指、中指抠住胸鳍基部,右手执剪插入泄殖孔剪开腹壁,拨开内脏,暴露出玉白色精巢,用干净毛巾擦去血污备用,待挤卵即将完毕,把所需的精巢置于研钵中,用尖头剪刀迅速剪碎,加入0.6%生理盐水2~3mL,均匀稀释即得精巢液.剖腹前也可先用钢针破坏其延脑,便于采精.
5.4.2.2采卵与授精
使雌亲鱼头朝上,腹朝下,用干毛巾擦去体表水珠,将泄殖孔对准事先准备好洁净的采卵用的盛卵器,由上向下沿亲鱼腹部两侧挤压,卵从泄殖孔流入盛卵器内,挤压时用力均匀,动作要快.待卵挤入盛卵器后,迅速将精巢液倒入此盛卵器,加入鱼卵体积3~4倍的0.6%生理盐水,搅拌均匀,让其充分受精,静置0.5~1min,加入清水冲洗2~3次,除去血污和精巢碎块.将受精卵用网片、棕片、柳树根等鱼巢粘附,悬挂在孵化池中孵化,也可按SC/T1013的规定进行脱粘孵化.
6孵化
6.1孵化用水
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水质清新,充分曝气,并有过滤设施.
6.2孵化水温与孵出时间
孵化的最适水温为24~28℃,孵化水温下限为18℃,上限为35℃.其水温与孵化时间关系见表1.
表1水温与孵化时间关系
水温,℃ 20~21 23~25 25~26 27~30孵化时间,h 36~37 28~30 22~25 21~22
6.3孵化方法
6.3.1孵化池孵化
孵化池为水泥池,长2~3m,宽1~1.5m,深0.4m,设进排水口,集鱼坑在排水口一端,将粘有受精卵鱼巢放入孵化池中,其密度视水体条件而定,静水孵化为2×10~3×10*粒/m²,微流水则为3×104~5×10粒/m².注换水时水的温差不超过3℃.
6.3.2网箱孵化
网箱用60~70目尼龙筛绢或蚕丝筛绢制成,规格为长1~1.2m,宽0.4~0.8m,高0.3~0.5m,将四角用绳系于木制框架上,保持箱底与四周网片平直、充分张开,置网箱于水质清新湖泊、水库或池塘中,网箱底部入水10~15cm,置粘有受精卵的鱼巢或脱粘卵进行孵化.也可把受精卵直接粘附在底网上,放卵密度4~5粒/cm²,每箱放卵2×104~2.5×10*粒.勤洗网箱四壁.
6.3.3筛绢孵化
将受精卵粘附在筛绢上,可单面、双面铺卵,铺卵均匀,放卵密度10~15粒/cm²,每片2×10*~3×1040~50cm.一般每平方米放1~2片.待鱼苗孵出后,将筛绢片连同粘附卵膜移走.
6.3.4淋水孵化
在通风室内搭架,鱼巢均匀悬挂架上,或架上设竹帘,将粘卵鱼巢平铺在竹帘上,经常用水壶淋水,保持湿润,控制室温22~30℃,当胚胎发育至发眼期时,及时将鱼巢移至孵化池、网箱或培苗池继续孵化至出苗.在孵化过程中防止阳光直射.
6.3.5孵化桶孵化
用脱粘卵进行孵化,容水量每桶100~200L,可装卵1.5×10~2×10粒,孵化中注意调节水流,
不能停水,水流适当,以维持卵和出膜苗在水中不断翻滚,不致于沉底,又不紧贴过滤罩为度.应勤洗过滤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