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铝产品用粉末涂料
Powder coating for aluminum products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前言
起草.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本文件代替YS/T680-2016《铝合金建筑型材用粉末涂料》,与YS/T680-2016相比,除结构性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范围"(见第1章,2016年版的第1章);b)更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16年版的第2章);d)增加了“质量保证"(见第5章);e)更改了建材用粉末的性能指标和膜层要求(见6.1,2016年版的第4章);f)增加了家具、家电用粉末的性能指标和膜层要求(见6.2):i)更改了耐候性试验颜色色差变化允许值(见附录D,2016年版的附录D);j)增加了建材用粉末推荐色(见附录E);k)增加了金属效果粉末颜色稳定性的测定方法(见附录F);1)副除了粉末类型及特性说明(见2016年版的附录A).
c)更改了产品分类(见第4章,2016年版的第4章);
g)增加了交通运输用粉末的性能指标和膜层要求(见6.3);
h)增加了性能缺陷图谱(见附录C);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华江粉末科技有限公司、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广亚铝业有限公司、佛山市涂亿装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科学院工业分析检测中心、广东睿智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三星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坚美铝型材厂(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化工学会涂料涂装专业委员会、福建省闽发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豪美新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旗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黄石市福星铝业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魏育福、葛立新、李绍俊、蔡劲树、吴延军、郭鲤、邱显锋、杨文忠、戴悦星、吴向平、朱耀辉、丁冈平、凌秀军、王再国.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6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2008年首次发布为YS/T680-2008《铝合金建筑型材用粉末涂料》;
铝产品用粉末涂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铝产品用粉末涂料的分类、质量保证、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质量保证书与订货单(或合同)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铝及铝合金型材、管材、棒材、板材、锻件等铝产品或铝制品表面装饰与保护用粉末涂料(以下简称粉末).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211.3-2020颜料和体质颜料通用试验方法第3部分:105C挥发物的测定GB/T5237.4铝合金建筑型材第4部分:喷粉型材 GB/T7531有机化工产品灼烧残渣的测定GB/T8013.3-2018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与有机聚合物膜第3部分:有机聚合物涂膜GB/T8013.4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与有机聚合物膜第4部分:纹理膜GB/T8013.5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与有机聚合物膜第5部分:功能膜GB/T9278涂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湿度GB/T9750涂料产品包装标志 GB/T13491-1992涂料产品包装通则GB/T16995热固性粉末涂料在给定温度下胶化时间的测定GB/T21782.1粉末涂料第1部分:筛分法测定粒度分布GB/T21782.2粉末涂料第2部分:气体比较比重仪法测定密度(仲裁法)GB/T21782.3粉末涂料第3部分:液体置换比重瓶法测定密度GB/T21782.5粉末涂料第5部分:粉末空气混合物流动性的测定 GB/T21782.4粉末涂料第4部分:爆炸下限的计算GB/T21782.8粉末涂料第8部分:热固性粉末贮存稳定性的评定GB/T21782.9粉末涂料第9部分:取样GB/T21782.10粉末涂料第10部分:沉积效率的测定GB/T21782.11粉末涂料第11部分:倾斜板流动性的测定GB/T21782.13粉末涂料第13部分:激光衍射法分析粒度 GB/T21782.14粉末涂料第14部分:术语GB/T26125电子电气产品六种限用物质(铅、汞、镉、六价铬、多澳联苯和多澳二苯醚)的测定GB/T27816色漆和清漆用漆基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GB/T36159-2018建筑用铝及铝合金表面阳极氧化膜及有机聚合物膜层、性能、检测方法的选择
3术语和定义
GB/T21782.14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分类
4.1粉末类型代号
粉末按使用的树脂类型分为6个类别,相应粉末类型代号及其类型说明见表1.
表1与树脂类型相应的粉末类型代号及其类型说明
树脂类型 粉末类型代号 类型说明聚酯-环氧 PE-EP 由饱和骏基案酯与环氧树脂为主要成膜物的热固性粉末聚酯 PE 由饱和骏基聚酯与专用固化剂(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和羟烷基酰胶为主)为主要成膜物的热固性粉末聚氨酯 PU 由饱和羟基聚酯与相应的固化剂(封闭型二异氰酸酯型固化剂为主)为主要成膜物的热固性粉末丙烯酸 AY 由缩水甘油基丙烯酸树脂与相应的固化剂(十二烷基二艘酸固化剂为主)为主要成膜物的热固性粉末FEVE 由FEVE树脂与相应的固化剂(封闭型二异氰酸酯型固化剂为主)为主要成膜物氟碳 的热固性粉末PVDF 由PVDF树脂为主要成膜物的热塑性粉末有机硅 Is 和其他树脂复合与相应的圆化剂为主要成膜物的热固性粉末 由有机硅树脂与相应的固化剂(封闭型二异氰酸酯型固化剂为主)或有机硅树脂
4.2粉末细分类别
粉末按其成膜后的外观效果细分为27个类别,粉末细分类别及其成膜后的外观效果和成膜工艺见表2.
表2粉末细分类别及其成膜后的外观效果和成膜工艺
粉末成膜后的外观效果粉末细分类别 膜层颜色 膜层光泽” 粉末成膜工艺形貌 无光低光平光高光普通粉 √ √ / 粉末单层喷涂薄涂粉 单色平面 √ √ √ 粉末单层喷涂平面粉 金属效果粉 金属 √ √ 平面粉末十金属效果颜料单层喷涂金属效果转印粉 平面 多色 效果 √ 金属效果粉末单层喷涂十油墨热转印热转印粉 纹理 其他 粉末单层喷涂油墨热转移 粉末单层喷涂十油墨热转印热转移粉 效果 /
表2粉末细分类别及其成膜后的外观效果和成膜工艺(续)
粉末成膜后的外观效果粉末细分类别 膜层颜色 膜层光泽” 粉末成膜工艺形貌 无光 低光 平光 高光砂纹粉 橘纹粉 < 粉末单层喷涂 粉末单层喷涂花纹粉 单色立体 纹理 - 粉末单层喷涂皱纹粉 粉末单层喷涂砂纹金属效果粉 √ 砂纹粉末十金属效果颜料单层喷涂橘纹金属效果粉 橘纹粉末十金属效果颜料单层喷涂皱纹金属效果粉 效果 金属 皱纹粉末金属效果颜料单层喷涂锤纹粉 粉末单层喷涂锤纹热转印粉 粉末单层喷涂热转印酒涂面粉 喷涂预固化酒粉制纹酒涂热转移粉 喷涂预固化洒粉制纹油墨热转移立体粉 酒涂热转印粉 喷涂预固化酒粉制纹油墨热转印橘纹热转印粉 多色 粉末单层喷涂热转印砂纹热转印粉 花纹热转印粉 立体 纹理 √ √ 粉末单层喷涂热转印 粉末单层喷涂热转印皱纹热转印粉 其他 粉末单层喷涂热转印砂纹热转移粉 效果 √ 粉末单层喷涂热转移皱纹热转移粉 粉末单层喷涂热转移多层粉 一次喷涂预固化十二次喷涂辊压制纹多层热转印粉 一次喷涂预固化十二次喷涂十辊压制纹十油墨热转印多层热转移粉 一次喷涂预固化二次喷涂辊压制纹十油墨热转移 注1:“"表示存在该类型的膜层并有测试光泽的需求. 注2:“一"表示不存在该光泽范围的膜层类型或该类型的膜层没有测试光泽的需求. 平面膜层需要测试光泽,立体膜层除了砂纹粉类型的,其余类型不需要测试光泽.膜层光泽按无光、低光、平光、高光分为以下类型: 一无光:光泽值≤10光泽单位;一低光:10光泽单位<光泽值≤30光泽单位;平光:30光泽单位<光泽值≤70光泽单位;高光:70光泽单位<光泽值≤100光泽单位. 指膜厚在30um~50um的平面粉末类型,白色、明黄色等浅色、鲜艳颜色不适用于薄涂粉. 指铝颜料、钢金粉、珠光颜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