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领域心脑血管疾病应急救助规范
Guidlines for emergency rescue of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in public transportation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发布
目次
前言..引言... 71适用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基本要求.5应急教助制度与流程6应急教助措施. 77公共交通场所环境和配套设备设施 98法律责任承担及免除. 10附录A(规范性)公共交通领域心脑血管疾病应急救助的流程图 12附录B(规范性)卒中的识别教助流程图 13附录C(规范性)晕厥的识别教助流程图 14参考文献.. 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规定进行编写.
本标准由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工作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归口.
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综合考虑我国公共交通领域的实际情况,并参考了国际复苏联合会(ILCOR)、美国心脏协会(AHA)等相关指南的最新科学共识,力求兼具中国特色与国际视野.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国家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天津市环湖医院、天津市胸科医院、天津大学中心医院(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市昌平区医院、北京大学护理学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苏州大学、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甘肃省人民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四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天津市急救中心、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大庆油田总医院、大庆龙南医院、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齐 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阿勒泰市人民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伦贝尔市第四人民医院、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东莞市东坑医院、北京市朝阳区紧急医疗教援中心、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释善堂中医研究院、央广交通传媒有限责任公司、中交(天津)轨道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鑫湘(天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天 津卫盾安全科技有限公司、中科环境修复(天津)股份有限公司、鉴升(天津)检测有限公司、天津赛默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医康智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才人堂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望衡律师事务所、北京德恒(太原)律师事务所、北京华盈卫士应急救援有限公司、北京北医源健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天津观澜康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久心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瞿惠敏、孙宏玉、谢红珍、刘延锦、周兰姝、徐风、李葆华、傅瑜、王砚丽、辛霞、付阿丹、郭舒婕、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贺晓楠、岳伟、金墅、刘义兰、李惠玲、蒋艳、田丽、韩琳、邢彩霞、谌永毅、于瑞英、戴冬梅、邸淑珍、卢根娣、杨哗琴、孙秀岩、李莉、孙中武、孟红燕、张娣、徐岚、李小勤、胡化刚、包冬梅、张俊良、李春辉、张子薇、陈艺、李敏、彭华、韦芳、郭燕梅、杜浩、赵永勤、杨雪梅、蔡明(刘志明)、王春英(王柯人)、李传华、刁敬涛、李曦铭、公威、赵佳、许保磊、姜素文、 尹彦斌、刘东超、路昕、赵传胜、刘晓云、曾和松、王国涛、秦中国、李智博、孙婷婷、毕雪斐、王博、贺立群、郑淑娟、李军、马继山、刘轶喆、李云鹏、唐峰、郑文龙、寻鲁宁、李丹丹、王晓楠、姜楠、顾宁、韩秀月、魏艳、张洋、张燕锋、蔡建花、王金桥、付静、刘龙龙、徐国林、张晓丽、赵莹、李鑫、陈绎玮、孙建燕.
本标准顺间:李林康、雷志勇、马长生、张庆民、赵越、米玉红、叶依、于会清、史宝欣.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引言
依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5》显示,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首要死因.具体数据方面,心血管病现患人数达3.92亿,相较于2021年增长了12.3%:40岁以上人群的卒中发病率升至1367/10万:急性心梗年发病率突破780/10万: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存活率仅1.2%:卒中患者3小时内就诊率不足35%:胸痛患者呼叫120前的平均延误时间达4.7小时.
乏运动、吸烟、饮酒以及肥胖等.此类疾病易急性发作,表现为脑卒中、心肌梗死、心衰、心脏骤停等 心脑血管代谢疾病涵盖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其主要危险因素包括不合理膳食、缺危急状况.要取得良好治疗效果,患者需长期进行定期体检与病情监测.
在公共交通领域建立应急救助规范具有特殊重要性,主要基于两个关键因素:其一,发病后的4分钟是抢救的黄金时间窗口:其二,需填补患者送医前或急救车到达前的专业救助空白.因此,构建一套 科学、实用且创新的应急救助标准体系势在必行.
本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将为公共交通工作人员提供明确的教助指引,有助于实现对突发疾病患者的早期识别和有效干预,从而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突发所造成的死亡率.同时,通过普及非医疗专业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不仅能提升全民急教素养,还将有力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切实保障国民的生命健康权益.
公共交通领域心脑血管疾病应急救助规范
1适用范围
人员应具备的素质、接受的培训内容,规定了具体教助的制度与流程、对患者实施救助的程序与措施, 本标准明确了公共交通领域工作人员针对心脑血管疾病开展应急救助工作的基本要求,涵盖参与以及相关工作人员救助质量的评价和改进方式等.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公共交通场所及设施中应急教助工作的实践与管理,其他类别公共交通机构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是本标准制定和应用过程中的重要支撑性依据.对于注明了具体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所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而对于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含已发布的修改单)均适用于本标准.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53号公布《民用机场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6号公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卫办医发(2022)8号关于《医疗质量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卫医发(2022)15号发布《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院前医疗急教管理办法》(国家卫健委令第3号,2020年修订)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卫办医函(2021)602号《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配置指南(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法制司发布2022年第37号《铁路旅客运输规程》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铁劳卫(2024)28号《旅客列车医疗急教箱管理办法》《体外除颤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GB18040民用运输机场应急救护设施配备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卒中stroke
一组由急性脑血管闭塞或破裂引起的表现局灶性或广泛性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综合征,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又称脑梗死,指脑血管因血栓或栓塞导致血流中断,引发脑组织缺血缺氧性损伤面迅速出现相应脑功能缺损的一类临床综合征.出血性卒中指由非创伤性原因的脑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破裂导致脑出血的一类急性脑血管疾病,分为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定义为颅内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急性脑血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