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T229.3-2025代替GBZ/T229.3-2010
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标准
第3部分:高温作业
Rating standard of work exposing to occupational hazard
Part 3: Work in hot environmen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布
前言
本标准为推荐性标准.
本标准是GBZ/T229《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标准》的第3部分.GBZ/T229分为以下4个部分::
一-第1部分:生产性粉尘:一第2部分:化学物:一一第3部分:高温作业: 一第4部分:噪声.
本标准代替GBZ/T229.3-201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3部分:高温》,与GBZ/T229.3一2010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更改了分级管理要求(见第5章,2010年版的第5章): -删除了附录A(见2010年版的附录A):一一增加了常见类型工作服的服装调整值(见附录A):-增加了热习服界定(见附录B).
一一更改了高温作业分级基本要求、分级依据和分级判定(见第4章,2010年版的第4章):
本标准由国家卫生健康标准委员会职业健康标准专业委员会负责技术审查和技术咨询,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协调性和格式审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健康司负责业务管理、法规司负责统筹管 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环境医学与作业医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乃兴、朱宝立、张明、崔博、张恒东、韩磊、周伟、翁少凡、林大枫、呆修杰.
本标准及其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84年首次发布为GB4200-84:-1997年第一次修订为GB/T4200-1997:-2002年第二次修订为GBZ2-2002:一本次为第四次修订. -2010年第三次修订为GBZ/T229.3-2010:
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标准第3部分:高温作业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用人单位对高温作业的分级及管理. 本标准规定了用人单位高温作业的分级及管理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标准.
GBZ/T224职业卫生名词术语
the thermal environmentAssessment of heat stress using the WBGT (wet bulb globe temperature) index
3术语和定义
GBZ/T22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湿球黑球温度指数(WBGT指数)效应值effective wet bulb globe temperature index;WBGTe劳动者穿着工作服时,实际接触高温作业环境的热应激参数.
3.2 服装调整值clothing adjustment value;CAV依据劳动者工作服类型对WBGT指数测量值进行调整的参量.
3.3高温作业接触时间率rate of working time cxposed in hot environment劳动者在8h工作日内实际接触高温作业的累计时间(h)与8h的时间比率.
3. 4
高温作业劳动-休息制度work-rest regimen of work in hot environment
为防止热损伤面制定的高温作业单位时间(h)内劳动一休息制度,包括规定劳动者在高温环境中允许持续接触时间和脱离高温环境后劳动者生理功能得到恢复所必须的休息时间.
4高温作业分级
4.1基本要求
4.1.1用人单位应对作业环境WBGT指数变化规律、生产性热源分布及工艺布局、劳动者高温暴露方式、防暑降温设施与措施等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识别工作场所高温的产生过程与分布范围,收集既往高温健康影响和中暑病例资料,确定需要分级的高温作业岗位.
4.1.2用人单位高温作业分级应与日常监测相结合.4.1.3用人单位应定期评估高温作业分级和高温预防控制措施的效果.如生产工艺及设备、防护设施 和劳动者高温暴露方式等发生重大改变,应重新进行分级,并基于分级结果采取新的预防控制措施.4.1.4用人单位应将高温作业分级结果以书面形式告知劳动者,存入职业健康管理档案.
4.2分级依据
4.2.1高温作业分级依据包括WBGT指数效应值、劳动者体力劳动强度与高温作业接触时间率. 4.2.2WBGT指数效应值基于作业岗位劳动者暴露WBGT指数的测量结果,结合劳动者工作服的服装调整值计算得出.劳动者暴露WBGT指数的测量按GBZ/T189.7执行,常见类型工作服的服装调整值见附录A.WBGT指数效应值按式(1)计算:
WBGTer = WBGTmeasured CAV
式中:WBGT--WBGT指数效应值,单位为摄氏度(C):WBGTmur--WBGT指数测量值,单位为摄氏度(C):CAV 一一服装调整值,单位为摄氏度(℃).
4.2.3劳动者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按GBZ2.2执行.
4.3分级判定
4.3.1高温作业按危害程度分为4级,即轻度危害作业(1级)、中度危害作业(ⅡI级)、重度危害作业(II级)和极重度危害作业(IV级).4.3.2根据计算得到的WBGT指数效应值,结合劳动者体力劳动强度与高温作业接触时间率,对照表 1进行高温作业分级.4.3.3在体力劳动强度IV级、高温作业接触时间率50%~100%,及体力劳动强度I级、高温作业接触时间率75%~100%条件下,不宜依据WBGT指数效应值进行分级.4.3.4在特定体力劳动强度和高温作业接触时间率条件下,WBGT指数效应值超过极重度危害作业(IV级)对应数值的,不宜依据WBGT指数效应值进行分级.
表1高温作业分级
体力劳动 高温作业 WBGT指数效应值(C)强度 接触时间率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25~50 0~25 11 T 11 I IV(轻劳动) 50~75 T 111 W75~100 II0~25II 25~50 I II 川(中劳动) 50~75 m IV75~100 0~25 11 川25~50 1 T IN(重劳动) 50~75 115~1000~25 I I IVIV 25~50 11 川(极重劳动) 75~100 50~75注1:WBGT指数效应值应按GB/T8170给出的数值修约规则,取整数进行高温作业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