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应急预案编制指南.doc

危险废物,文档模板
文档页数:5
文档大小:31.5KB
文档格式:doc
文档分类:文档模板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应急预案编制 指南

1、应急预案简介

1.1应急预案编制目的

应急预案应当着眼于最大限度降低因火灾、爆炸或其他意外的突发或非突发事件导致的危险废物或危险废物组分泄漏到空气、土壤或水体中而产生的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1.2应急预案适用范围

明确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一般应针对各个危险废物产生设施所在场所分别制定应急预案;并细化到各个生产班组、生产岗位和人员.

1.3应急预案文本管理及修订明确应急预案在单位内的发放范围.如规定在每个场所至少存放一份完整的应急预案副本,在每个相对外发放的,应列出获得应急预案副本的外单位(如上级主管部门、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和有关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名单.

2、单位基本情况及周围环境综述

本节的作用是让各方应急力量(包括外部应急/救援力量)事先熟悉和掌握单位的基本情况及周边环境的有关情况,以利于保证应急行动的顺利开展.

2.1单位基本情况.如:(1)单位基本情况概述.包括本单位及危险废物产生场所(危险废物产生设施所在地)的地址/地理位置、经济性质、从业人数、隶属关系、危险废物产生的种类和规模等内容.(2)

单位的空间格局.包括本单位及危险废物产生场所的厂区布置、主要道路、疏散通道、紧急集合区等(可附图).(3)单位人员.包括本单位及危险废物产生场所人员的构成、数量和在生产区域的分布情况等.在介绍单位人员情况时,可以按照与危险废物接触的紧密程度来划分单位人员类别,以便于管理和应急沟通.

2.2危险废物及其产生设施基本情况.如:(1)所产生主要危险废物情况.包括危险废物的种类、数量、形态、特性、主要危害等,可列表.(2)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相关设施情况.说明各设施在厂区内的位置,各个产生环节的装置设备及其运行状态,生产工艺和能力等.对危险废物贮存设施,有必要说明其建设标准、配套装置、贮存能力及区域环境等情况.(3)利用、处置危险废物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及最终物质.(4)危险区域.根据(1)、(2)、(3)的情况,说明单位危险区域的分布情况.

2.3周边环境状况.说明本单位周边一定范围(如1千米)内地形地貌、气候气象、工程地质、水文及水文地质、植被土壤等情况;周围的敏感对象情况.

3、启动应急预案的情形明确启动应急预案的条件和标准.如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以下事故时,应当启动应急预案:(1)危险废物溢出.(2)火灾.(3)爆炸.

4、应急组织机构

4.1应急组织机构、人员与职责以事故应急响应为主线,明确事故报警、响应、结束、善后处置等环节的主管部门与协作部门及其职责;以应急准备及保障机构为支线,明确各应急日常管理部门及其职责;要体现应急联动机制要求.如建立:(1)应急领导机构;(2)应急

保障机构;(3)信息管理和联络机构;(4)应急响应机构.

4.2外部应急/救援力量.明确发生事故时应请求支援的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名单及其可保障的支持方式和支持能力,装备水平、联系人员及联系方式、抵达时限等,并定期更新.

5、应急响应程序一事故发现及报警(发现紧急状态时)

5.1内部事故信息报警和通知.规定单位内部发现紧急状态时,应当采取的措施及有关报警、求援、报告等程序、方式、时限要求、内容等.

5.2向外部应急/救援力量报告.明确哪些状态下(如泄漏、火灾或爆炸可能威胁单位/厂区外的环境或人体健康时)应当报告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并请求支援.

5.3向邻近单位及人员发出警报.明确哪些状态下(如在事故可能影响到厂外的情况下)应当自行或协助地方政府向周边邻近单位、社区、受影响区域人群发出警报信息以及警报方式.

事故后,各应急机构应当采取的具体行动措施.包括响应分级,警戒治安、应急监测、现场处置等.

7、应急响应程序一后续事项(紧急状态控制后阶段).明确事故得到控制后的工作内容.如应急协调人必须组织进行后期污染监测和治理,包括处理、分类或处置所收集的废物、被污染的土壤或地表水或其他材料;清理事故现场;进行事故总结和责任认定;报告事故;事故记录;生产记录;补充和完善应急装备;在清理程序完成之前,确保不在被影响的区域进行任何与泄漏材料性质不相容的废物处理贮存或处置活动等安全措施;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等.

8、人员安全及救护.事故通常会对人员产生伤害.因此,建议单列一节,明确紧急状态下,对伤员现场急救、安全转送、人员撤离以及危害区域内人员防护等方案.撤离方案应明确什么状态下应当建议撤离.

9、应急装备.列明应急装备、设施和器材清单,清单应当包括种类、名称、数量以及存放位置(附各装备的位置图)、规格、性能、用途和用法等信息,以利于在紧急状态下使用.规定应急装备定期检查和维护措施,以保证其有效性.

10、应急预防和保障方案.

明确事故预防和应急保障的方案,包括但不限于:①预防事故的方案.如重点区域的巡视检查方案.②应急设施设备器材及药剂的配备、保存、更新、养护等方案.③应急培训和演习方案.包括对事故应急人员进行应急行动的培训和演习,对单位一般工作人员(特别是新员工)的事故报警、自我保护和疏散撤离等的培训和演习等.

11、事故报告.规定向政府部门或其他外部门报告事故的时限、程序、方式和内容等.

12、事故的新闻发布.明确事故的新闻发布方案,负责处理公共信息的部门,以确保提供准确信息,避免错误报道.

13、应急预案实施和生效时间.明确应急预案实施和生效的时间

14、附件.附件是对文本部分的重要补充,为应急活动提供必要的技术性信息.可包括:

(1)组织机构名单

(2)值班联系通讯表

(3)组织应急响应有关人员联系通讯表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