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2694-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畜禽屠宰加工卫生规范.pdf

12694,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
文档页数:9
文档大小:329.43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强制性国家标准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12694-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畜禽屠宰加工卫生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12694-1990(肉类加工厂卫生规范3、GB/T20094-2006(屠宰和肉类加工企业卫生管理规范》、GB/T22289-2008冷却猪肉加工技术要求》

本标准与代替标准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畜禽屠宰加工卫生规范”:整合修改了标准结构;整合修改了部分术语和定义: 整合修改并补充了对选址及厂区环境、厂房和车间、设施与设备的要求和卫生控制操作的管理要求:增加了产品追溯与召回管理的要求:增加了记录和文件管理的要求.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畜禽屠宰加工卫生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畜禽屠宰加工过程中畜禽验收、屠宰、分制、包装、贮存和运输等环节的场所、设施设备、人员的基本要求和卫生控制操作的管理准则.

本标准适用于规模以上畜禽屠宰加工企业.

2术语和定义

GB14881-2013中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规模以上畜禽屠宰加工企业

实际年屠宰量生猪在2万头、牛在0.3万头、羊在3万只、鸡在200万羽、鸭鹅在100万羽以上的企业.

2.2畜禽

供人类食用的家畜和家禽.

2.3肉类

用副产品. 供人类食用的,或已被判定为安全的、适合人类食用的畜禽的部分,包括畜禽朋体、分割肉和食

2.4体

放血、脱毛、剥皮或带皮、去头蹄(或爪)、去内脏后的动物躯体.

2.5食用副产品

畜禽屠宰、加工后,所得内脏、脂、血液、骨、皮、头、蹄(或爪)、尾等可食用的产品.

2.6非食用副产品

畜禽屠宰、加工后,所得毛皮、毛、角等不可食用的产品.

2.7宰前检查

在畜禽屠宰前,综合判定畜禽是否健康和适合人类食用,对畜禽群体和个体进行的检查.

2.8宰后检查

在畜禽屠宰后,综合判定畜禽是否健康和适合人类食用,对其头、朋体、内脏和其他部分进行的检查.

2.9非清洁区待宰、致昏、放血、烫毛、脱毛、剥皮等处理的区域.

2.10清洁区

胸体加工、修整、冷却、分割、暂存、包装等处理的区域.

3选址及厂区环境

3.1一般要求

应符合GB14881-2013中第3章的相关规定.

3.2选址

3.2.1卫生防护距离应符合GB18078.1及动物防疫要求.3.2.2厂址周围应有良好的环境卫生条件.厂区应远离受污染的水体,并应避开产生有害气体、烟雾、粉尘等污染源的工业企业或其他产生污染源的地区或场所.3.2.3厂址必须具备符合要求的水源和电源,应结合工艺要求因地制宜地确定,并应符合屠宰企业设 置规划的要求.

3.3厂区环境

3.3.1厂区主要道路应硬化(如混凝土或沥青路面等),路面平整、易冲洗,不积水.3.3.2厂区应设有废弃物、垃圾暂存或处理设施,废弃物应及时清除或处理,避免对厂区环境造成污 染.厂区内不应堆放废弃设备和其他杂物.3.3.3废弃物存故和处理排放应符合国家环保要求.3.3.4厂区内禁止饲养与屠宰加工无关的动物.

4厂房和车间

4.1设计和布局

4.1.1厂区应划分为生产区和非生产区,活畜禽、废弃物运送与成品出厂不得共用一个大门,场内不得共用一个通道.4.1.2生产区各车间的布局与设施应满足生产工艺流程和卫生要求,车间清洁区与非清洁区应分隔. 4.1.3屠宰车间、分割车间的建筑面积与建筑设施应与生产规模相适应.车间内各加工区应按生产工艺流程划分明确,人流、物流互不干扰,并符合工艺、卫生及检疫检验要求.4.1.4屠宰企业应设有待宰圈(区)、隔离间、急宰间、实验(化验)室、官方兽医室、化学品存放间和无害4.1.5对于没有设立无害化处理间的屠宰企业,应委托具有资质的专业无害化处理场实施无害化 化处理间,屠宰企业的厂区应设有畜禽和产品运输车辆和工具清洗、消毒的专门区域.处理.4.1.6应分别设立专门的可食用和非食用副产品加工处理间.食用副产品加工车间的面积应与屠宰加工能力相适应,设施设备应符合卫生要求,工艺布局应做到不同加工处理区分隔,避免交叉污染.

4.2建筑内部结构与材料

应符合GB14881-2013中4.2的规定.

4.3车间温度控制

4.3.1应按照产品工艺要求将车间温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预冷设施温度控制在0℃~4C;分割车4.3.2有温度要求的工序或场所应安装温度显示装置,并对温度进行监控,必要时配备湿度计,温度计和湿度计应定期校准.

5设施与设备

5.1供水要求

5.1.1屠宰与分制车间生产用水应符合GB5749的要求,企业应对用水质量进行控制.5.1.2屠宰与分制车间根据生产工艺流程的需要,应在用水位置分别设置冷、热水管.清洗用热水温度不宜低于40℃,消毒用热水温度不应低于82℃.5.1.4加工用水的管道应有防虹吸或防回流装置,供水管网上的出水口不应直接插人污水液面. 5.1.3急宰间及无害化处理间应设有冷、热水管.

5.2排水要求

5.2.1屠宰与分制车间地面不应积水,车间内排水流向应从清洁区流向非清洁区.5.2.2应在明沟排水口处设置不易腐蚀材质格栅,并有防鼠、防臭的设施. 5.2.3生产废水应集中处理,排放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5.3清洁消毒设施

5.3.1更衣室、洗手和卫生间清洁消毒设施

5.3.1.1应在车间入口处、卫生间及车间内适当的地点设置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配有适宜温度的洗手设施及消毒、干手设施.洗手设施应采用非手动式开关,排水应直接接人下水管道.5.3.1.2应设有与生产能力相适应并与车间相接的更衣室、卫生间、淋浴间,其设施和布局不应对产品 造成潜在的污染风险.5.3.1.3不同清洁程度要求的区域应设有单独的更衣室,个人农物与工作服应分开存放.5.3.1.4淋浴间、卫生间的结构、设施与内部材质应易于保持清洁消毒.卫生间内应设置排气通风设施和防蝇防虫设施,保持清洁卫生.卫生间不得与屠宰加工、包装或贮存等区域直接连通.卫生间的门应 能自动关闭,门、窗不应直接开向车间.

5.3.2厂区、车间清洗消毒设施

5.3.2.1广区运输畜禽车辆出人口处应设置与门同宽,长4m、深0.3m以上的消毒池;生产车间人口及车间内必要处,应设置换鞋(穿戴鞋套)设施或工作鞋靴消毒设施,其规格尺寸应能满足消毒需要. 5.3.2.2隔离间、无害化处理车间的门口应设车轮、鞋靴消毒设施.

5.4设备和器具

5.4.1应配备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生产设备,并按工艺流程有序排列,避免引起交叉污染,5.4.2接触肉类的设备、器具和容器,应使用无毒、无味、不吸水、耐腐蚀、不易变形、不易脱落、可反复 清洗与消毒的材料制作,在正常生产条件下不会与肉类、清洁剂和消毒剂发生反应,并应保持完好无损:不应使用竹木工(器)具和容器.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