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4789.1-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总则.pdf

2016,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
文档页数:7
文档大小:248.38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强制性国家标准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4789.1-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前言

修改了检验后样品的处理;

剩除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基本原则和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2实验室基本要求

2.1检验人员

2.1.1应具有相应的微生物专业教育或培训经历,具备相应的资质,能够理解并正确实施检验, 2.1.2应掌握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和消毒知识.2.1.3应在检验过程中保持个人整洁与卫生,防止人为污染样品.2.1.4应在检验过程中遵守相关安全措施的规定,确保自身安全.2.1.5有颜色视觉障碍的人员不能从事涉及辨色的实验.

2.2环境与设施

2.2.1实验室环境不应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2.2.2实验区域应与办公区域明显分开.2.2.3实验室工作面积和总体布局应能满足从事检验工作的需要,实验室布局宜采用单方向工作流 程,避免交叉污染.2.2.4实验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及照度、噪声等应符合工作要求.2.2.5食品样品检验应在洁净区域进行,洁净区域应有明显标示.2.2.6病原微生物分离鉴定工作应在二级或以上生物安全实验室进行.

2.3实验设备

2.3.1实验设备应满足检验工作的需要,常用设备见A.1.2.3.2实验设备应放置于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便于维护、清洁、消毒与校准,并保持整洁与良好的工作状态.2.3.3实验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和/或检定(加贴标识)、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工作性能和操作安全. 2.3.4实验设备应有日常监控记录或使用记录.

2.4检验用品

2.4.1检验用品应满足微生物检验工作的需求,常用检验用品见A.2.2.4.2检验用品在使用前应保持清洁和/或无菌. 2.4.3需要灭菌的检验用品应放置在特定容器内或用合适的材料(如专用包装纸、铝箔纸等)包裹或加塞,应保证灭菌效果.

2.4.4检验用品的储存环境应保持干燥和清洁,已灭菌与未灭菌的用品应分开存放并明确标识.2.4.5灭菌检验用品应记录灭菌的温度与持续时间及有效使用期限.

2.5培养基和试剂

培养基和试剂的制备和质量要求按照GB4789.28的规定执行.

2.6质控菌株

2.6.1实验室应保存能满足实验需要的标准菌株,2.6.2应使用微生物菌种保藏专门机构或专业权威机构保存的、可溯源的标准菌株.2.6.3标准菌株的保存、传代按照GB4789.28的规定执行. 2.6.4对实验室分离菌株(野生菌株),经过鉴定后,可作为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的菌株.

3样品的采集

3.1采样原则

3.1.1样品的采集应遵循随机性、代表性的原则. 3.1.2采样过程遵循无菌操作程序防止一切可能的外来污染.

3.2采样方案

3.2.1根据检验目的、食品特点、批量、检验方法、微生物的危害程度等确定采样方案.3.2.2采样方案分为二级和三级采样方案.二级采样方案设有n.c和m值,三级采样方案设有n、c、m和M值. n:同一批次产品应采集的样品件数;c:最大可允许超出m值的样品数;m:微生物指标可接受水平限量值(三级采样方案)或最高安全限量值(二级采样方案);M:微生物指标的最高安全限量值.注1:按照二级采样方案设定的指标,在n个样品中,允许有≤c个样品其相应微生物指标检验值大于m值. 注2:按照三级采样方案设定的指标,在n个样品中,允许全部样品中相应微生物指标检验值小于或等于m值:允许有≤c个样品其相应微生物指标检验值在m值和M值之间:不允许有样品相应微生物指标检验值大于M 值 -

例如:n=5,c=2.m=100CFU/g,M=1000CFU/g.含义是从一批产品中采集5个样品,若5个样品的检验结果均小于或等于m值(≤100CFU/g),则这种情况是允许的;若≤2个样品的结果 (X)位于m值和M值之间(100CFU/g1000CFU/g),则这种情况也是不允许的.

3.2.3各类食品的采样方案按食品安全相关标准的规定执行.

3.2.4食品安全事故中食品样品的采集:

a)由批量生产加工的食品污染导致的食品安全事故,食品样品的采集和判定原则按3.2.2和 3.2.3执行,重点采集同批次食品样品.b)由餐饮单位或家庭烹调加工的食品导致的食品安全事故,重点采集现场剩余食品样品,以满足食品安全事故病因判定和病原确证的要求.

3.3各类食品的采样方法

3.3.1预包装食品

3.3.1.1应采集相同批次、独立包装、适量件数的食品样品,每件样品的采样量应满足微生物指标检验的要求.3.3.1.2独立包装小于、等于1000g的固态食品或小于、等于1000mL的液态食品,取相同批次的 包装.3.3.1.3独立包装大于1000mL的液态食品,应在采样前摇动或用无菌棒搅拌液体,使其达到均质后采集适量样品,放人同一个无菌采样容器内作为一件食品样品;大于1000g的固态食品,应用无菌采样器从同一包装的不同部位分别采取适量样品,放人同一个无菌采样容器内作为一件食品样品.

3.3.2散装食品或现场制作食品

用无菌采样工具从n个不同部位现场采集样品,放人n个无菌采样容器内作为n件食品样品.每件样品的采样量应满足微生物指标检验单位的要求.

3.4采集样品的标记

应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及时、准确的记录和标记,内容包括采样人、采样地点、时间、样品名称、来源、批号、数量、保存条件等信息.

3.5采集样品的贮存和运输

3.5.1应尽快将样品送往实验室检验.3.5.2应在运输过程中保持样品完整.3.5.3应在接近原有贮存温度条件下贮存样品,或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样品中微生物数量的变化.

4检验

4.1样品处理

4.1.1实验室接到送检样品后应认真核对登记,确保样品的相关信息完整并符合检验要求.4.1.2实验室应按要求尽快检验,若不能及时检验,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样品中原有微生物因客观条件的干扰面发生变化.4.1.3各类食品样品处理应按相关食品安全标准检验方法的规定执行.

4.2样品检验

按食品安全相关标准的规定进行检验.

5生物安全与质量控制

5.1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

应符合GB19489的规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