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8270-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甜菊糖苷.pdf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GB8270—2014 食品安全 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甜菊糖苷 2015-01-28发布 2015-07-28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8270-2014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8270一1999《食品添加剂甜菊糖武 》. 本标准与GB8270一199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甜菊糖苷”; —修改了标准结构; —修改了结构式、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等相关内容; —取消了理化指标中的等级要求,统一指标; —修改了鉴别试验; —修改了理化指标中甜菊糖苷含量、灼烧残渣和干燥减量指标; —删除了理化指标中甜度、比旋光度、比吸光度和重金属指标; —增加了铅、甲醇和乙醇指标. I GB8270-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甜菊糖苷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甜叶菊 (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干叶为原料,经提取、精制而得的食品添加剂 甜菊糖苷.主要糖苷为甜菊苷和瑞鲍迪苷A 其他已知糖苷包括瑞鲍迪苷B、瑞鲍迪苷C、瑞鲍迪苷D、 瑞鲍迪苷F、杜克苷A、甜茶苷及甜菊双糖苷. 2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主要糖苷的分子式 甜菊苷:C38H6O18 瑞鲍迪苷A:C44H7oO23 2.29种糖苷的结构式 O-R CH CH2 CH COO-R 9种糖苷的压合物名称、R1位取代基和R2位取代基见表1. 表19种糖苷的压合物名称、R1位取代基和R2位取代基 化合物名称 R1位取代基 R2位取代基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甜菊苷 stevioside B-Gle B-Gle-B-Glc(2-→1) B-Glc-B-Glc(2→1) 瑞鲍迪苷A rebaudioside A B-Gle B-Glc(3-1) B-Glc-B-Glc(2→1) 瑞鲍迪苷B rebaudioside B H B-Glc(3→1) B-Glc-a-Rha(2→1) 瑞鲍迪廿C rebaudioside C B-Gle B-Glc(3→1) B-GlcB-Glc(2→1) 瑞鲍迪昔D rebaudioside D B-GlcB-Glc(2→1) B-Glc(3→1) B-GlcB-Xyl(2→1) 瑞鲍迪苷F rebaudioside F B-Gle 8-Glc(3-1) 1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答疑:RVV 2*10配线套什么
提问日期: 2024-02-06 22:55:17
提问网友: 哈利的笔记
(机柜主线)
解答网友: 蓝鲸
套用多芯线敷设子目
回答正确请采纳并点赞,因为每一个专家都是免费服务
GB 6783-2013 食品添加剂 明胶.pdf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GB6783—2013 食品安全 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明胶 2013-11-29发布 2014-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6783—2013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6783一1994《食品添加剂明胶》. 本标准与GB6783一199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 删除了对明胶的分类,统一了明胶的指标要求: 删除了勃氏黏度、pH、等离子点、重金属的指标要求; ——修改了透明度,更名为透射比,并修订了检测方法; 增加了过氧化物、铅的指标要求; 修改了砷、铬、二氧化硫的检测方法; 删除了对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的要求. GB6783—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明胶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动物的骨、皮、筋、腱和鳞等为原料经适度水解所制得的食品添加剂明胶. 2要求 2.1原料要求 2.1.1可以使用的原料: a)屠宰场、肉联厂、罐头厂、菜市场等提供的经检疫合格的新鲜牛、猪、羊和鱼等动物的皮、骨、 筋、腱和鳞等; b)制革鞣制工艺前,剪切下的带毛边皮或剖下的内层皮; c)骨粒加工厂加工的清洁骨粒和自然风干的骨料. 2.1.2禁止使用的原料: a)制革厂鞣制后的任何废料; b)无检验检疫合格证明的牛、猪、羊或鱼等动物的皮、骨、筋、腱和鳞等; )经有害物处理过或使用苯等有机溶剂进行脱脂的动物的皮、骨、筋、腱和鳞等. 2.2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淡黄色至黄色 状态 固体状(如颗粒、片状、粉末等) 经样品景法净明的璃器中,在自 光线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 气味 无不适气味 配制明胶溶液(2.5%),噢其味 2.3理化指标 理化要求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要求 检验方法 水分,w/% 14.0 GB5009.3直接干燥法 凝冻强度(6.67%)/(Blo0mg) 50 附录A中A.4 灰分,w/% 2.0 GB5009.4b 450 30 透射比/% 波长/nm 附录A中A.5 620 ≥ 50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31635-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聚苯乙烯.pdf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GB31635—2014 食品安全 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聚苯乙烯 2014-12-24发布 2015-05-24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1635-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聚苯乙烯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由苯乙烯单体经聚合反应合成的食品添加剂聚苯乙烯. 2化学名称、结构式、分子式 2.1化学名称 聚苯乙烯. 2.2结构式 2.3分子式 十十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无色透明有光泽 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然光线下,观 状态 粉末或颗粒 察其色泽和状态,并嗅其气味 气味 无味 3.2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2的规定. 1 GB31635-2014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苯乙烯/(mg/kg) 500 GB/T5009.59 乙苯/(mg/kg) 500 GB/T5009.59 甲苯、正丙苯、异丙苯、乙苯、苯乙烯总计/(mg/kg) 5000 GB/T5009.59 挥发性有机物(w)/% 0.5 附录A中A.4 总迁移量(w)/% 4.0 A.5 铅(Pb)/(mg/kg) 2.0 GB5009.12 过氧化值 不得检出 A.6 2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31634-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珍珠岩.pdf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GB31634-2014 食品安全 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珍珠岩 2015-01-28发布 2015-07-28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1634-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珍珠岩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经加热膨胀后,研磨、破碎分级制得的食品添加剂珍珠岩. 2技术要求 2.1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白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50mL.烧杯中,在自 状态 粉末 然光下观察色泽和状态 2.2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水可溶物(w)/% 0.20 附录A中A.4 pH 5~11 A.5 干燥减量(w)/% 3.0 A.6 灼烧减量(w)/% 7.0 A.7 无机砷(以As计)/(mg/kg) 3.0 A.8 铅(Pb)/(mg/kg) 4 A.9 1 GB31634-2014 附录A 检验方法 A.1警示 本标准的检验方法中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毒性或腐蚀性,操作时应采取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 A.2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 本标准试验中所需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和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2、 GB/T603规定制备.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A.3鉴别试验 A.3.1试剂和材料 A.3.1.1盐酸溶液:13. A.3.1.2氨水溶液:23. A.3.1.3氢氧化钠溶液:40g/L A.3.1.4酒石酸氢钠溶液:100g/L.现用现配. A.3.1.5甲基红指示液. A.3.1.6石蕊试纸. A.3.2鉴别方法 A.3.2.1试样溶液A的制备 称取1.0g试样,精确至0.01g 置于100mL烧杯中,加人25mL的盐酸溶液混合,盖上表面皿置 于水浴中加热15min 冷却至室温并过滤.用氨水溶液调节滤液pH=4.5 并用石蕊试纸检测.滤液为 试样溶液A用于铝、钾、钠的鉴别. A.3.2.2铝的鉴别 取5mL试样溶液A(A.3.2.1) 滴加氨水溶液,生成白色胶状沉淀,加人过量的氨水溶液,沉淀不溶 解.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白色胶状沉淀,加入过量时沉淀溶解. A.3.2.3钾的鉴别 取5mL试样溶液A(A.3.2.1) 滴加酒石酸氢钠溶液,会缓慢出现白色结晶沉淀.该溶液可溶于氨 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用玻璃棒搅拌或加入少量的乙酸或乙醇可以加速沉淀的生成. A.3.2.4钠的鉴别 用盐酸润湿铂丝,在火焰上燃烧至无色,再蘸取少许试样溶液在火焰上燃烧,火焰即呈深黄色. 2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31633-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氢气.pdf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GB31633—2014 食品安全 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氢气 2014-12-24发布 2015-05-24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1633-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氢气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裂解、电解后经提纯生产的食品添加剂氢气. 2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分子式 H2 2.2相对分子质量 2.02(按2011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无色 使用透明无色软管连接气瓶减压出口,短时间启闭一下 状态 气体 阀门,在自然光下观察管路中的色泽和状态 3.2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氢(H2)/% 99.9 附录A中A.3 氧(O2)/% 0.001 GB/T3634.1 氮(N2 )/% 0.07 GB/T3634.1 水分(H2O )/% 0.005 GB/T5832.2 1 GB31633-2014 附录A 检验方法 A.1警示 本标准的检验方法中使用到高压气瓶,操作应采取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 A.2鉴别试验 收集一试管试验气体,将试管连接一个玻璃导管,点燃导管口试验气体,火焰为淡蓝色,用干燥的烧 杯罩在火焰上方有液珠出现.再迅速倒转烧杯,加人少量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A.3氢(H2)含量的测定 氢(H2)含量的体积分数9,按式(A.1)计算: p=100%-(p1p29s) (A.1) 式中: 9按GB/T3634.1测定的氧的体积分数,%; 9:—按GB/T3634.1测定的氮的体积分数,%; 93—按GB/T5832.2测定的水分的体积分数,%. 2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31632-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镍.pdf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GB31632—2014 食品安全 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镍 2015-01-28发布 2015-07-28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1632-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镍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添加剂镍.食品添加剂镍分为海绵镍和负载型镍,海绵镍是以镍、铝合金粉为主 要原料,经混合、研磨、活化、洗涤制得;负载型镍是以二氧化硅等为载体,以镍盐为活性中心,经洗涤、干 燥、活化、成型制得. 2化学名称、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化学名称 镍 2.2分子式 Ni 2.3相对分子质量 58.69(按2011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分类 食品添加剂镍根据用途的不同分为两类:海绵镍,多用于胺和多元醇的催化加氢;负载型镍,多用于 食用油的催化加氢. 4技术要求 4.1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要求 项目 海绵镍 负载型镍 色泽 灰黑色、黑色 黑色 状态 颗粒状 颗粒状 取适量试样置于已有25mL水的50mL烧 检验方法 取适量试样置于50mL烧杯中,在自然光下 杯中,在自然光下观察色泽和状态 观察色泽和状态 1 GB31632-2014 4.2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指标 项目 检验方法 海绵镍 负载型镍 镍(Ni)含量(以干基计,w)/% ≥ 83.0 附录A中A.4.1 镍(Ni)含量(w)/% 10.0~30.0 A.4.2 2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31631-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氯化铵.pdf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GB31631-2014 食品安全 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氯化铵 2015-01-28发布 2015-07-28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1631-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氯化铵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联合制碱法、直接中和法、复分解法或离子交换法生产的食品添加剂氯化铵. 2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分子式 NH.CI 2.2相对分子质量 53.49(按2011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白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50mL烧杯中,在自然光下观 状态 结晶或结晶状粉末 察色泽和状态 3.2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氯化铵(NH CI)含量(以干基计,w)/% 99.5 附录A中A.4 干燥减量(w)/% 0.5 A.5 灼烧残渣(w)/% 0.4 A.6 铅(Pb)/(mg/kg) 2 GB5009.12 无机砷(以As计)/(mg/kg) 2 GB5009.11或GB5009.76 澄清度 通过试验 A.7 GB31631-2014 附录A 检验方法 A.1警示 本检验方法中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腐蚀性,操作者应小心谨慎!如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严 重者应立即治疗. A.2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 试验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 601、GB/T602、GB/T603规定制备.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A.3 鉴别试验 A.3.1试剂和材料 A.3.1.1硝酸. A.3.1.2 氨水溶液:23. A.3.1.3硝酸银溶液:42g/L A.3.1.4 氢氧化钠溶液:40g/L. A.3.1.5 红色石蕊试纸. A.3.2鉴别方法 A.3.2.1氯离子的鉴别 取约0.2g试样,加20mL水溶解,加硝酸银溶液即产生白色沉淀,此沉淀不溶于硝酸,溶于过量的 氨水溶液中. A.3.2.2铵的鉴别 取约0.2g试样,加20L水溶解,加入氢氧化钠溶液,释放出有刺激味的气体,该气体可使湿润的 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A.4氯化铵(NH CI)含量(以干基计)的测定 A.4.1试剂和材料 A.4.1.1氢氧化钠溶液:400g/La A.4.1.2 硫酸溶液:c(气 H:SO )=0.5 mol/L. A.4.1.3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0.5mol/L. 2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31630-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聚乙烯醇.pdf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GB31630—2014 食品安全 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聚乙烯醇 2014-12-24发布 2015-05-24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1630-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聚乙烯醇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乙烯法和乙炔法制得的食品添加剂聚乙烯醇. 2分子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透明、白色或淡黄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50mL烧杯中,在自然光下观 状态 粒状粉末 察色泽和状态 3.2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干燥减量(w)/% 5.0 附录A中A.4 灼烧残渣(w)/% 1.0 A.5 水不溶物(w)/% 0.1 A.6 粒度(通过0.150mm试验筛,w)/% 99.0 A.7 甲醇和乙酸甲酯(w)/% 1.0 A.8 酸值(以KOH计)/(mg/g) 3.0 A.9 酯化值(以KOH计)/(mg/g) 125~153 A.10 水解度(w)/% 86.5~89.0 A.10 黏度(4%溶液,20℃)/(mPas) 4.8~5.8 A.11 铅(Pb)/(mg/kg) 2 GB5009.12 GB31630-2014 附录A 检验方法 A.1警示 本标准的检验方法中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毒性或腐蚀性,操作时应采取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 A.2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 试验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1、 GB/T602、GB/T603规定制备.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A.3鉴别试验 A.3.1 pH 称取1g试样,按照GB/T12010.4一2010中规定测定H 应为5.0~6.5. A.3.2红外光谱 以溴化钾作为分散剂的试样的红外光谱图应与图B.1一致. A.3.3显色反应A A.3.3.1试剂和材料 A.3.3.1.1碘溶液:在100mL水中溶解14g碘和36g碘化钾,加3滴盐酸,用水稀释至1000mL 摇匀. A.3.3.1.2硼酸溶液:在25mL水中溶解1g硼酸,摇匀. A.3.3.2鉴别方法 称取约0.01g试样,置于盛有100mL水的烧杯中,适当加热使试样溶解,冷却至室温,取5mL试 样溶液,滴加1滴碘溶液,滴加数滴硼酸溶液.试样溶液应呈现蓝色. A.3.4显色反应B 称取约0.5g试样,置于盛有10mL水的烧杯中,适当加热使试样溶解,冷却至室温,取5mL试样 溶液,滴加1滴碘溶液,放置.试样溶液应呈深红色至蓝色. A.3.5沉淀反应 取5mL显色反应B中制备的试样溶液,加人10mL乙醇,应产生浑浊或絮状沉淀. 2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31629-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聚丙烯酰胺.pdf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GB31629—2014 食品安全 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聚丙烯酰胺 2014-12-24发布 2015-05-24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1629-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聚丙烯酰胺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丙烯酰胺为主要原料生产的食品添加剂聚丙烯酰胺. 2技术要求 2.1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白色或微黄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50mL烧杯中,在自然光下观 状态 颗粒或粉末 察色泽和状态 2.2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固含量(w)/% 90.0 附录A中A.4 丙烯酰胺单体(以干基计,)/% 0.025 A.5 铅(Pb)/(mg/kg) 3 GB5009.12 总神(以As计)/(mg/kg) 3 GB/T5009.11或GB/T5009.76 溶解时间/min 90 A.6 不溶物(w)/% 0.3 A.7 1 GB31629-2014 附录A 检验方法 A.1警示 本标准的检验方法中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毒性或腐蚀性,操作时应采取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 A.2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 试验中所用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2和GB/T603的 规定制备.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A.3鉴别试验 用红外吸收光谱法,将试样谱图与标准谱图 (见图B.1)比较,两者应基本一致,且在波数 3380cm-1、1660cm-1(酰胺)、1610cm-1、1460cm-1和1130cm-1附近有特征吸收峰. A.4固含量的测定 A.4.1方法提要 在一定温度下,将试样置于电热干燥箱内烘干至质量恒定. A.4.2仪器和设备 A.4.2.1电热干燥箱:温度能控制为120℃±2℃. A.4.2.2称量瓶(,40mm×30mm)或铝盘. A.4.3分析步骤 用预先于120℃士2℃下干燥至质量恒定的称量瓶称取约1g试样,精确至0.0002g 置于电热干 燥箱中,在120℃士2℃下干燥至质量恒定. A.4.4结果计算 固含量以质量分数w1计,按式(A.1)计算: 1=- m1-ma×100% (A.1) m 式中: m1—一干燥后试样与称量瓶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o—称量瓶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试样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试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 2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31628-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高岭土.pdf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GB31628—2014 食品安全 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高岭土 2014-12-24发布 2015-05-24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1628-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高岭土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高岭土矿 为原料,经破碎、水洗、干燥后制得的食品添加剂高岭土. 2技术要求 2.1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白色到黄白色或灰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50mL烧杯中,在自 状态 粉末 然光下观察色泽和状态 2.2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碳酸盐 通过试验 附录A中A.4 铁 通过试验 A.5 硫化物 通过试验 A.6 酸溶物(w)/% 2.0 A.7 灼烧减量(w)/% 15.0 A.8 无机神(As)/(mg/kg) 3 A.9 铅(Pb)/(mg/kg) 10 A.10 1 GB31628-2014 附录A 检验方法 A.1警示 本标准的检验方法中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毒性或腐蚀性,操作时应采取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 A.2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试 验中所用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3规定制备.所用 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A.3鉴别试验 A.3.1试剂和材料 A.3.1.1硫酸. A.3.1.2氨水溶液:23. A.3.2鉴别方法 称取1.0g试样置于蒸发皿中,加人10mL水,缓慢加入5mL硫酸,混匀.置于电炉上蒸至近干, 继续加热至冒三氧化硫的白色浓烟,取下.冷却后小心加入20mL水,煮沸几分钟后用定性滤纸过滤. 灰色的二氧化硅残留在漏斗中,在滤液中加入氨水溶液,应有凝胶状的白色氢氧化铝沉淀生成,此沉淀 不溶于过量的氨水溶液. A.4碳酸盐的测定 A.4.1试剂和材料 硫酸. A.4.2分析步骤 称取1.0g试样,置于50mL烧杯中.加人10mL水,混匀.边冷却边缓慢加入5mL硫酸.在加 酸过程中,没有气泡产生,即为通过试验. A.5 铁的测定 A.5.1试剂和材料 水杨酸钠. 2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31627-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香芹酚.pdf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GB31627-2014 食品安全 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香芹酚 2014-12-24发布 2015-05-24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1627-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香芹酚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由香芹酮、柠檬烯或对异丙基甲苯为原料合成得到的食品添加剂香芹酚. 2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化学名称 2-甲基-5-异丙基苯酚. 2.2分子式 Clo 2.3结构式 OH 2.4相对分子质量 150.22(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无色至浅黄色 将试样置于比色管内,用目测法观察 状态 液体 香气 百里香似的辛香和草香香气 GB/T14454.2 3.2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2的规定. 1 GB31627-2014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香芹酚含量(w)/% 98 附录A 折光指数(20℃) 1.521~1.528 GB/T14454.4 相对密度(25℃/25℃) 0.974~0.979 GB/T11540 2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31626-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水杨酸苄酯(柳酸苄酯).pdf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GB31626—2014 食品安全 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水杨酸 苄酯(柳酸苄酯) 2014-12-24发布 2015-05-24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1626-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水杨酸苄酯(柳酸苄酯)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由水杨酸钠和氯化苄为原料制得,或者由水杨酸与苯甲醇酯化而得的食品添加剂水 杨酸苄酯(柳酸苄酯). 2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化学名称 2-羟基苯甲酸苄酯. 2.2分子式 C14H12O3 2.3结构式 0 OH 2.4相对分子质量 228.25(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无色 将试样置于比色管内,用目测法观察 状态 油状液体 香气 微弱甜香 GB/T14454.2 3.2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2的规定. 1 GB31626-2014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水杨酸苄酯(柳酸苄酯)含量(w)/% 98 附录A 酸值(以KOH计)/(mg/g) 1.0 GB/T14455.5 折光指数(25℃) 1.573~1.584 GB/T14454.4 相对密度(25℃/25℃) 1.173~1.183 GB/T11540 2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31625-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二氢茉莉酮酸甲酯.pdf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GB31625—2014 食品安全 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二氢茉莉酮酸甲酯 2015-01-28发布 2015-07-28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1625-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二氢茉莉酮酸甲酯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由正戊醛、环戊酮和丙二酸二甲酯为原料,或者由环戊酮与正戊醛为原料制得的食品 添加剂二氢茉莉酮酸甲酯. 2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化学名称 (2-戊基-3-氧代-1-环戊基)-乙酸甲酯 2.2分子式 C13H22O3 2.3结构式 CO CH 2.4相对分子质量 226.32(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无色至浅黄色 将试样置于比色管内,用目测法观察 状态 油状液体 香气 花香,茉莉样香气 GB/T14454.2 1 GB31625-2014 3.2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反式 85 二氢茉莉酮酸甲酯含量(w)/% 附录A、附录B 顺式 9~11 酸值(以KOH计)/(mg/g) 2.0 GB/T14455.5 折光指数(20℃) 1.454~1.464 GB/T14454.4 相对密度(20℃/20℃) 0.997~1.008 GB/T11540 2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31624-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天然胡萝卜素.pdf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GB31624-2014 食品安全 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天然胡萝卜素 2015-01-28发布 2015-07-28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1624-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天然胡萝卜素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胡萝卜(Daucus carota)、棕榈果油(Elaeis guinensis)、甘薯(Ipomoea batatas)或 其他可食用植物为原料,经溶剂萃取、精制而成的食品添加剂天然胡萝卜素.主要着色物质为胡萝卜 素和-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占大多数. 2主成分的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分子式 CoH(B-胡萝卜素) 2.2结构式 CH CH H C H C CH CH H C CH CH CH 2.3相对分子质量 536.88(-胡萝卜素,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红棕色至棕色或橙色至暗橙色 将适量试样均匀置于白瓷盘内,于自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 状态 固体或液体 和状态 3.2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2的规定.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31623-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硬脂酸钾.pdf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GB31623—2014 食品安全 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硬脂酸 钾 2014-12-01发布 2015-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1623-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硬脂酸钾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硬脂酸和氢氧化钾为原料,经加工制得的食品添加剂硬脂酸钾. 2技术要求 2.1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白色至淡黄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内,在自然光线下观 状态 粉末、颗粒、片型等固体 察其色泽和状态 2.2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硬脂酸钾含量(w)/% 95 附录A中A.3 游离脂肪酸(w)/% 3 A.4 不皂化物(w)/% 2 GB/T5535.1乙醚提取法 铅(Pb)/(mg/kg) 2 GB5009.12 1 GB31623—2014 附录A 检验方法 A.1一般规定 本标准除另有规定外,所用试剂的纯度应在分析纯以上,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 制剂及制品,应按GB/T601、GB/T602、GB/T603的规定制备,试验用水应符合GB/T6682中三级水 的规定.试验中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A.2鉴别试验 A.2.1溶解性试验 试样可溶于水和乙醇. A.2.2钾离子的鉴别 取1g试样,加人由25mL水和5mL盐酸组成的混合溶液,加热.脂肪酸被释放,浮在液面上,可 溶于正己烷.冷却后,将液相层倒入烧瓶中,蒸发至干.将残渣溶于水中.取铂丝,用盐酸溶液湿润后, 蘸取试样,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火焰即显紫色;但有少量的钠盐混存时,应隔蓝色玻璃透视才能辨认. A.3硬脂酸钾含量的测定 A.3.1分析步骤 A.3.1.1硬脂酸甲酯 的制备 试样预先在105℃士2℃下干燥至恒重.精确称取干燥后的试样约350Mg 按GB/T17376规定 的方法进行甲酯化,得到硬脂酸甲酯. A.3.1.2气相色谱分析 按GB/T17377规定的方法对硬脂酸甲酯(A.3.1.1)进行气相色谱分析,计算得到硬脂酸钾的质量 分数. A.4游离脂肪酸的测定 A.4.1试剂和溶液 A.4.1.1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0.1mol/L A.4.1.295%乙醇:以酚酞做指示液,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淡粉色. A.4.1.3酚酞指示液:10g/L. A.4.2分析步骤 称取7g~28g试样,精确至0.001g 置于锥形瓶中,加入95%乙醇50mL 加热使其溶解.加人几 2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31622-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杨梅红.pdf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GB31622-2014 食品安全 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杨梅红 2015-01-28发布 2015-07-28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1622-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杨梅 红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杨梅(Mynica rubra Sied.et Zucc)的成熟果实为原料,经乙醇溶液浸提、食品工业 用吸附树脂纯化,再经浓缩、干燥制得的食品添加剂杨梅红. 2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分子式 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C21H21O11 2.2结构式 OH OH HO. 0 OH OH HO OH H 2.3相对分子质量 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449.38(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紫红色至红黑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 状态 粉末 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 3.2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2的规定. 1 GB31622-2014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色价E%(525士5)nm 2 40 附录A中A.4 pH(10g/L溶液) 3.0~4.5 GB/T9724 矢车菊素-3-0-葡萄糖苷含量(w)/%≥ 5 A.4 干燥减量(w)/% 18 GB5009.3中直接干燥法 灼烧残渣(w)/% 6 GB5009.4 总砷(以As计)/(mg/kg) 2 GB5009.11 铅(Pb)/(mg/kg) 3 GB5009.12 干燥温度和时间分别为105℃士2℃和4h. 2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提问日期: 2024-02-06 22:45:13
提问网友: 蔡云磊
这个是什么图例,电器图里面的
解答网友: 预算小魏
安全出口灯
GB 31620-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β-阿朴-8′-胡萝卜素醛.pdf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GB31620-2014 食品安全 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β-阿朴-8-胡萝卜素 醛 2014-12-01发布 2015-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1620-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阿朴-8-胡萝卜素醛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由类胡萝卜素生产中常用的合成中间体,经过维蒂希聚合反应制备而成的食品添加 剂阿朴-8’-胡萝卜素醛.包含少量的其他类胡萝卜素. 2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分子式 C3oH4O. 2.2结构式 CH H C. CH CH3 CHO CH3 CH CH 2.3相对分子质量 416.65(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深紫色带有金属光泽 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然光线下,观 状态 结晶或结晶性粉末 察其色泽和状态 3.2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2的规定. 1 GB31620-2014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含量(w)/% 96 附录A中A.3 其他着色物质(w)/% 3 A.4 灼烧残渣(w)/% 0.1 A.5 铅(Pb)/(mg/kg) 2 GB5009.12 注:商品化的B-阿朴-8'-胡萝卜素醛产品应以符合本标准的B-阿朴-8'-胡萝卜素醛为原料,可添加抗氧化剂、乳化 剂等辅料,将其配制成悬浮于食用油中的悬浮液或水溶型的粉末. 2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31619-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决明胶.pdf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GB31619—2014 食品安全 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决明胶 2014-12-24发布 2015-05-24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1619-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决明胶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决明(Cassia obtusifolia或Cassia tora)植物的种子胚乳为原料,经萃取加工而成 的食品添加剂决明胶.主要含半乳甘露聚糖,即包含甘露糖线性主链和半乳糖侧链的聚合物. 2结构式 OHOH HO H HO H H OH H OH H H H OH H HH H 0 OH H H OH 0 HH OH -0 HO 0 HO 0 HO Q HO HO 0- H H OH HH 0 OH H H H H H OH H H H OH H H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浅黄色至类白色 将适量试样置于白瓷盘内,于自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和 状态 粉末 状态 3.2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半乳甘露聚糖(w)/% 75 附录A中A.3 干燥减量(w)/% 12 GB5009.3直接干燥法 1 GB31619-2014 表2(续)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灰分(w)/% 1.2 GB5009.4 酸不溶物(w)/% 2.0 A.4 蛋白质(w)/% 7 GB5009.5凯氏定氮法h 脂肪(w)/% 1 GB/T5009.6索氏抽提法 淀粉试验 通过试验 A.5 蒽配/(mg/kg) 0.5 A.6 异丙醇(w)/% 1.0 A.7 铅(Pb)/(mg/kg) 1 GB5009.12 干燥温度和时间分别为105℃士2℃和5h. h氮换算为蛋白质的系数为6.25. 3.3微生物指标 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微生物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菌落总数/(CFU/g) 5000 GB4789.2 大肠埃希氏菌/(MPN/g) < 3.0 GB4789.38 沙门氏菌 未检出/25g GB4789.4 酵母和霉菌/(CFU/g) 100 GB4789.15 2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1
…
71
72
73
…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