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 ( 第 2137 页)

ICS67.180.20 X69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2099-2015 酵母产品分类导则 Guideline for yeast products classification 2015-10-09发布 2016-09-01实施 9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刮除层盗真伪 GB/T32099-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64)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业发酵分技术委员会(SAC/TC64/SC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英联马利中国、天津科技大学、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 本标准起草人:李晓燕、陈蓉、鲍烨、肖冬光、刘捷、陈晖、郑国斌、童宝泰、崔素芳. 学兔免.xuetutu con GB/T32099-2015 酵母产品分类导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酵母产品的分类. 本标准适用于酵母产品的生产、销售、教学及科研交流.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酵母制品yeast products 以糖蜜、淀粉质类为碳源,添加氮源、磷源等酵母细胞生长繁殖所需要的营养素,经培养、分离、过 滤、干燥等工序制成的产品. 2.2 酵母衍生制品yeast derivated products 以酵母为主要原料,经自溶、酶解、分离、浓缩或干燥等工艺制成的产品. 2.3 酵母甘露寡糖yeast mannose oligosaccharides 甘露糖蛋白yeast mannoproteins 以a-1 2-甘露聚糖为主链、-1 6-甘露聚糖为支链,相对分子质量为2X104~2×105的酵母多糖. 2.4 酵母p-葡聚糖yeast B-glucan 以3-(1 3)-D-葡聚糖为主链含有3-(1 6)分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105~1×10的酵母多糖. 2.5 酵母海藻糖yeast trehalose 以两个葡萄糖分子以α,-1 1-糖苷键构成的非还原性双糖为主要成分的酵母衍生制品. 2.6 酵母麦角甾醇yeast ergosterol 从酵母中提取、纯化得到的一种甾醇产品,分子式为C28HO 分子结构为(33)-麦角-5 7 22-三烯 甘油-3-醇. 3分类 酵母产品分类及说明、产品示例见表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5.020 CCSL0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2113-2023/IEC60990:2016 代替GB/T12113-2003 接触电流和保护导体电流的测量方法 Methods of measurement of touch current and protective conductor current (IEC60990:2016,IDT) 2023-09-07发布 2024-04-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12113-2023/IEC 60990:2016 目次 前言 引言 IA.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测试场地. 4.1测试场地的环境 4.2测试变压器 4.3接地中线. 5测量设备. 5.1测量网络的选择 5.2测试电极 5.4测试期间电源的连接 5.5电源电压和频率 6测试程序. 6.1通则.... 6.2设备的正常条件和故障条件 10 7结果评定. 7.1感知电流、惊吓反应电流和摆脱制动电流 7.2电灼伤.. 8保护导体电流的测量 8.2多台设备.. 8.3测量方法. 12 附录A(规范性)设备 附录B(规范性)导电板的使用 附录C(规范性)偶然连接的零部件 附录D(资料性)电流限值的选择 附录E(资料性)用于测量接触电流的网络. ...18 附录F(资料性)测量网络的限值和结构 附录G(资料性)接触电流测量仪器的结构和应用. 附录H(资料性)频率滤波接触电流电路测试的分析 24
GB/T 12113-2023/IEC 60990:2016 附录I(资料性)交流配电系统(见5.4) ...........31 附录J(资料性)电网电源供电设备的接触电流的例行试验和周期试验,以及在维修或变更后 接触电流的试验 附录K(规范性)网络性能和校准 参考文献. 图1直接供电的接地中线 图2带有隔离变压器的接地中线 图3未加权的接触电流的测量网络 图4加权接触电流(感知电流或惊吓反应电流)的测量网络 图5加权接触电流(摆脱制动电流)的测量网络 图6接到星形TN或TT系统的单相设备的试验配置 图7接到中心接地的TN或TT系统的单相设备的试验配置. 图8接到星形TN或TT系统的相同的单相设备的试验配置 图9接到星形IT系统的相线和中线间的单相设备的试验配置 图10接到星形IT系统的相间的单相设备的试验配置 图11接到星形TN或TT系统的三相设备的试验配置 图12接到星形IT系统的三相设备的试验配置 图13接到未接地的三角形配电系统的三相设备的试验配置 图14接到中心接地的三角形配电系统的三相设备的试验配置 图B.1设备试验台 图F.1 电灼伤电流的率因数 图F.2感知电流/惊吓反应电流的率因数 图F.3摆脱制动电流的频率因数. 图H.1三角波形接触电流,惊吓反应 图H.2三角波形接触电流,摆脱制动反应.. 图H.31ms脉冲响应,惊吓反应 图H.41ms脉冲响应,摆脱制动. 图H.5接触电流与上升时间点状图,20ms方波. 图H.6PFC开关电源接触电流波形.... 图H.750Hz方波,0.1ms上升时间,惊吓反应 图H.850Hz方波,0.1ms上升时间,摆脱制动 图H.9IEC60479-2AC+DC组合(增强额外数据)的摆脱阔值 图H.10显示有效值窗口 图H.11显示有效值窗口... 图I.1TN-S配电系统实例.. ..32 ..
GB/T 12113-2023/IEC 60990:2016 图I.2TN-C-S配电系统实例 图I.3TN-C配电系统实例.... 图I.4单相三线,TN-C配电系统实例 34 图I.5三相线加中线的TT配电系统实例. 图I.6三相线的TT配电系统. 图I.7三相线(加中线)的TT配电系统 图I.8三相线TT配电系统实例. 表H.1三角波形响应的比较. 表H.2方波接触电流响应. 表H.3方波单相接触电流脉冲响应 表H.4混合ACnDC波形方程 表H.5混合ACnDC波形方程 表K.1未加权接触电流测量网络(图3)的输人阻抗和传输阻抗的计算值 表K.2感知电流/惊吓反应接触电流测量网络(图4)的输人阻抗和传输阻抗的计算值.39 表K.3摆脱制动电流测量网络(图5)的输入阻抗和传输阻抗的计算值 39 表K.4未加权接触电流测量网络(图3)的输出电压和输人电压的比值 ........ .40 表K.5感知电流/惊吓反应电流测量网络(图4)的输出电压和输人电压的比值. 表K.6摆脱制动电流测量网络(图5)的输出电压和输人电压的比值
学免兔.....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120.30 CCS L23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1313.58-2023 射频连接器 第58部分:SBMA系列 盲插射频同轴连接器分规范 Radio-frequency connectors-Part 58:Sectional specification for SBMA series blind-mate RF coaxial connectors CIEC 61169-58:2016 Radio-frequency connectors-Part 58:Sectional specification for RF coaxial connectors with blind-mate coupling- Characteristic impedance 50 (type SBMA) MOD] 2023-09-07发布 2024-04-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11313.58-2023 目 次 前言 Ⅲ 引言 V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插合界面和标准规1 4.1尺寸-通用连接器 1 4.2通用连接器用标准规4 4.3尺寸-标准试验连接器-0级 5 4.4安装要求 7 5质量评定程序8 5.1概述 8 5.2额定值和特性8 5.3试验一览表和检验要求10 5.4质量一致性程序 13 6制定详细规范的指南13 6.1通则 13 6.2元件的识别 13 6.3性能 13 6.4标志、订货资料和有关事项 13 6.5试验、试验条件和严酷度的选择 14 6.6SBMA系列连接器的空白详细规范格式14 7标志 18 7.1元件标志 18 7.2包装的标志和内容18 ..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903.9—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亚硒酸钠 2015-11-13发布 2016-05-13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903.9-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亚硒酸钠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亚硒酸、氢氧化钠为原料制得的食品营养强化剂亚硒酸钠. 2化学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化学式 Naz SeO: 2.2结构式 Se NaO ONa 2.3相对分子质量 172.94(按2011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计)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 色泽、组织形态 白色或微显红色的结晶或结晶性粉末 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和组织形态 溶液应澄清无色;若浑浊,≤2号浊度标准 溶液澄清度与颜色 附录A中A.4 液:若显色,≤2号橙红色标准液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1 GB1903.9-2015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亚硒酸钠含量(以干基计),w/% 96.4~100.8 附录A中A.5 硒含量(以干基计),w/% 44.0~46.0 附录A中A.6 碱度/(mmol/g) 0.25 附录A中A.7 氯化物(以C1计),w/% 0.1 附录A中A.8 硫酸盐(以SO 计),w/% 0.2 附录A中A.9 水不溶物,u/% 0.1 附录A中A.10 干燥减量,u/% 1.0 GB5009.3直接干燥法 重金属(以Pb计)/(mg/kg) 10.0 GB5009.74 砷(As)/(mg/kg) 0.5 GB5009.76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903.8—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葡萄糖酸铜 2015-11-13发布 2016-05-13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903.8-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葡萄糖酸铜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由葡萄糖酸与氧化铜或葡萄糖酸盐与铜盐反应,结晶而得的食品营养强化剂葡萄糖 酸铜产品;该产品也可由葡萄糖电解成葡萄糖酸后,用碳酸铜中和而制成. 2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分子式 C12 H22 CuO14 2.2结构式 OH OH 0 OH OH 0- Cu-O 三 OH OH OH OH 三 三 0 OH OH 2.3相对分子质量 453.84(按2011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浅蓝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 状态 细小粉末 中,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1 GB1903.8-2015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葡萄糖酸铜(以C12H22CuO14计),/% 98.0~102.0 附录A中A.4 还原性物质(以D-C:H12O.计),w/% 1.0 附录A中A.5 总砷(以As计)/(mg/kg) 3.0 附录A中A.6 铅(Pb)/(mg/kg) 2.0 附录A中A.7 氯化物(以Cl计),w/% 0.07 附录A中A.8 硫酸盐(以SO 计),w/% 0.05 附录A中A.9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903.7-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葡萄糖酸锰 2015-11-13发布 2016-05-13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903.7-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葡萄糖酸锰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葡萄糖酸或葡萄糖酸内酯、硫酸锰为主要原料,经加工制得的食品营养强化剂葡萄 糖酸锰产品. 2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分子式 C12H22MnO14(无水化合物),C12H22MnO142H2O(二水化合物) 2.2结构式(无水化合物) HO OH O -O HO OH HO Mn2 OH HO OH OHO OH 2.3相对分子质量 无水化合物:445.24(按2011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二水化合物:481.27(按2011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浅粉红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自瓷盘中,在自 组织状态 颗粒或晶体状粉末 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和组织状态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1 GB1903.7-2015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葡萄糖酸锯(C:Ha:Mno0)含量(以干基 计),w/% 98.0~102.0 附录A中A.4 无水化合物 3.0~9.0 水分,w/% 附录A中A.5 二水化合物 6.0~9.0 还原性物质,w/% 1.0 附录A中A.6 氯化物(以C计),w/% 0.05 附录A中A.7 硫酸盐(以SO计),w/% 0.2 附录A中A.8 神(As)/(mg/kg) 3.0 附录A中A.9 铅(Pb)/(mg/kg) 2.0 附录A中A.10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903.6—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维生素E琥珀酸钙 2015-11-13发布 2016-05-13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903.6-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维生素E琥珀酸钙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维生素E(d-a-生育酚)与琥珀酸酐进行酯化反应,再与钙盐反应形成的食品营养强 化剂维生素E琥珀酸钙. 2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分子式 Cs6 H1os CaO1o 2.2结构式 CHs 一OC(CHg)CO CH CH3 CHa 0 (CH2)3CH(CH2)aCH(CH2)CH Ca2 CH 01 CH3 CH3 CHs -2 2.3相对分子质量 1099.64(按2011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白色至浅黄色 将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其 状态 颗粒性粉末,无粘结 色泽和状态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1 GB1903.6-2015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维生素E琥珀酸钙含量(以干基计),w/% 96.0~102.0 附录A中A.4 碱度 符合规定 附录A中A.5 吸光度,E%m(286nm) 36.0~40.0 附录A中A.6 干燥减量,w/% 2.0 附录A中A.7 a-生育酚,w/% 0.5 附录A中A.8 氯化物(以Cl计),w/% 0.212 附录A中A.9 比旋光度,[a]n2t/()dm2kg-1 ≥ 24.0 附录A中A.10 砷(As)/(mg/kg) 2.0 GB5009.76 铅(Pb)/(mg/kg) 2.0 GB5009.12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903.4-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氧化锌 2015-11-13发布 2016-05-13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903.4-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氧化锌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营养强化剂氧化锌. 2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分子式 ZnO 2.2相对分子质量 81.41(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白色至微黄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磁盘中,在自 状态 细徽粉末 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并嗅其气味 气味 无臭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碱度 通过试验 附录A中A.4 碳酸盐与酸中不溶物 通过试验 附录A中A.5 灼烧失重,w/% 1.0 附录A中A.6 铁盐 通过试验 附录A中A.7 铅盐 通过试验 附录A中A.8 砷盐 通过试验 附录A中A.9 1 GB1903.4-2015 附录A 检验方法 A.1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规定的三级水.试 验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1、 GB/T602、GB/T603的规定制备.试验中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A.2鉴别试验 A.2.1试样经加强热,即变成黄色;放冷,黄色即消失. A.2.2在试样溶液中加入亚铁氰化钾溶液,即生成白色沉淀;分离,沉淀物在稀盐酸中不溶解. A.2.3将试样制备成中性或碱性溶液,加入硫化钠溶液,即生成白色沉淀. A.3氧化锌含量的测定 A.3.1试剂和材料 A.3.1.1盐酸溶液:9.5%~10.5%.取盐酸8.4mL 加水使稀释成100mL. A.3.1.2氨-氯化铵缓冲液:pH10.0.取氯化铵5.4g 加水20mL溶解后,加浓氨溶液35mL 再加水 稀释至100mL 即得. A.3.1.3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液:c(EDTA-2Na)=0.05mol/L.取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9g 加 适量的水使溶解成1000mL 摇匀. A.3.1.4氨试液:取浓氨溶液400mL 加水使成1000mL 即得. A.3.1.5铬黑T指示剂:取铬黑T0.1g 加氯化钠10g 研磨均匀,即得. A.3.2分析步骤 精确称取试样0.1g 加盐酸溶液2mL使溶解,加水25mL 加0.025%甲基红的乙醇溶液1滴,滴 加氨试液至溶液显微黄色,加水25mL、氨-氯化铵缓冲液(pH10.0)10mL与铬黑T指示剂少许,用乙 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0.05mol/L)滴定至溶液由紫色转变为纯蓝色.1mL乙二胺四乙酸二 钠滴定液(0.05mol/L)相当于4.069mg的ZnO. A.4碱度的测定 A.4.1试剂和材料 A.4.1.1盐酸标准滴定溶液:c(HC1)=0.1mol/L.取盐酸9.0mL 加水适量使成1000mL 摇匀. A.4.1.2酚酞指示液:取酚酞1g 加乙醇100mL使溶解,即得. A.4.2分析步骤 称取试样1.0g 精确至0.01g 加新沸的热水10mL 振摇5min 放冷,过滤,滤液加酚酞指示液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903.3—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5单磷酸腺苷 2015-11-13发布 2016-05-13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903.3-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5单磷酸腺苷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营养强化剂5单磷酸腺苷. 2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分子式 Cio P 2.2结构式 NH2 H2OPO、 H OH OH 2.3相对分子质量 347.22(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无色至白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 状态 结晶或结晶粉末 和状态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1 GB1903.3-2015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5'单磷酸腺苷(C1H14NO P)(以干基计),w/% 98.0~102.0 附录A中A.3 干燥减量,w/% 6.0 GB5009.33 重金属(以Pb计)/(mg/kg) 10.0 GB5009.74 神(As)/(mg/kg) 3.0 GB5009.76 A1/A2 0.82~0.88 吸光度比 附录A中A.4 A3/A2 0.19-0.23 其他核酸分解物 通过试验 附录A中A.5 :干燥温度为120℃,干燥时间为4h.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903.2—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甘氨酸锌 2015-11-13发布 2016-05-13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903.2-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甘氨酸锌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由甘氨酸和氧化锌反应,经降温结晶制得的食品营养强化剂甘氨酸锌. 2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分子式 Zn(OOCCH:NH2)2 2.2结构式 Q Q H 0 2.3相对分子质量 213.51(按2011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白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然光线 状态 结品性粉末 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1 GB1903.2-2015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甘氨酸锌含量(以干基计),w/% 98.0 附录A中A.3 氮(以干基计),w/% 12.5~13.5 附录A中A.4 pH(10g/L水溶液) 7.0~9.0 GB/T9724 干燥减量,w/% 0.5 GB5009.3直接干燥法 铅(Pb)/(mg/kg) 4.0 GB5009.12 福(Cd)/(mg/kg) 5.0 GB5009.15 干燥温度为105℃,干燥时间为3h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903.12—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 2015-11-13发布 2016-05-13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903.12-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α乙酰氨基丙烯酸甲酯和甲硒醇钠为主要原料,经加成反应、酶法拆分、精制而得 的食品营养强化剂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L-Se-methylselenocysteine 简称L-SeMC). 2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化学名称 (R)-2-氨基-3-甲硒基丙酸 2.2分子式 C.H NO:Se 2.3结构式 NHa Se HO.C CHs 2.4相对分子质量 182.08(按2012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白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洁净、干燥的透明器皿中, 状态 粉末或颗粒 在自然光下观察其色泽、状态,噢其气味 气味 蒜样气味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1 GB1903.12-2015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含量(以L-SeMC计),tw/%≥ 96 附录A中A.4 比旋光度am(20℃,D)/[()dm2kg1] -10~-15 附录A中A.5 干燥减量,w/% 1.5 GB5009.3减压干燥法 pH(1%水溶液) 4.5~6.5 GB/T9724 总砷(以As计)/(mg/kg) 2.0 GB5009.11 铅(Pb)/(mg/kg) 2.0 GB5009.12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903.11—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乳酸锌 2015-11-13发布 2016-05-13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903.11-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乳酸锌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发酵法生产的乳酸和氧化锌为主要原料,经化学反应、加工、纯化而制得的食品营 养强化剂乳酸锌. 2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化学名称 2-羟基丙酸锌 2.2分子式 :ZnnH2O(n=2或3) 2.3结构式 CH—CHcoo] Zn2*nlH2 OH 2.4相对分子质量 279.55(二水合物)(按2012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297.57(三水合物)(按2012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白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洁净、干燥的透明器皿中,在自然光下观察其色泽、 状态 粉末 状态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1 GB1903.11-2015 表2理化指标 指标 项目 检验方法 L乳酸锌 乳酸锌 总乳酸锌(C:H1O:Zn)含量(以干基计),w/% 2 98.0 附录A中A.3 L-乳酸锌占总乳酸锌的含量百分比/% 96.0 附录A中A.4 二水合物 14 干燥减量,w/% 附录A中A.5 三水合物 18.5 pH(1%水溶液) 5.0~7.0 GB/T9724 铅(Pb)/(mg/kg) 3.0 GB5009.12 总砷(以As计)/(mg/kg) 2.0 GB5009.11 (Cd)/(mg/kg) 2.0 GB5009.15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903.10—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葡萄糖酸亚铁 2015-11-13发布 2016-05-13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903.10-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葡萄糖酸亚铁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葡萄糖酸或葡萄糖酸--内酯与硫酸亚铁、葡萄糖酸与碳酸亚铁或还原铁粉为主要 原料,经化学反应、加工、纯化而制得的食品营养强化剂葡萄糖酸亚铁.本标准同样适用于食品添加剂 葡萄糖酸亚铁. 2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化学名称 D-葡萄糖酸二价铁盐 2.2分子式 C12H22FeO14nH2O(n=0或2) 2.3结构式 HO HH OH HO C00 Fe2nH20 HO H H OH 2 2.4相对分子质量 446.15(无水物)(按2012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482.18(二水合物)(按2012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1 GB1903.10—2015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灰黄色或浅黄绿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白色洁净、干燥的器皿中,在自然光下观 状态 结品性粉末或颗粒 察其色泽、状态,噢其气味 气味 有焦糖样气味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葡萄糖酸亚铁(C1 H2z FeO1a)含量 97.0~102.0 附录A中A.3 (以干基计),w/% 干燥减量,w/% 10.0 GB5009.3直接干燥法 三价铁(以Fea计),w/% 2.0 附录A中A.4 还原糖 通过试验 附录A中A.5 硫酸盐(以SO 计),w/% 0.1 附录A中A.6 铅(Pb)/(mg/kg) 2.0 GB5009.12 总砷(以As计)/(mg/kg) 2.0 GB5009.11 干燥温度为105℃士2℃,干燥时间为16h.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903.1-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L-盐酸赖氨酸 2015-11-13发布 2016-05-13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903.1-2015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10794一2009《食品添加剂L赖氨酸盐酸盐》. 本标准与GB10794一200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盐酸赖氨酸”. I GB1903.1-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L盐酸赖氨酸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由淀粉质或糖质原料,经发酵提纯制得的食品营养强化剂L盐酸赖氨酸. 2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化学名称 L-2 6-二氨基己酸盐酸盐 2.2分子式 C;H14N2O2HCI 2.3结构式 H2N√ OHHCI NH2 2.4相对分子质量 182.65(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白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 状态 结晶或结晶粉末,无肉眼可见杂质 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嗅其气味 气味 无臭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86—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刺云实胶 2015-11-13发布 2016-05-13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886.86-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刺云实胶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豆科的刺云实种子的胚乳为原料经研磨加工而制得的食品添加剂刺云实胶. 2技术要求 2.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白色至淡黄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然光线下,观 状态 粉末 察色泽和状态,并嗅其味 气味 几乎无臭 2.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干燥减量,w/% 15 GB5009.3 灼烧残渣,w/% 1.5 附录A中A.3 酸不溶物,w/% 2.0 附录A中A.4 蛋白质,w/% 3.5 附录A中A.5 淀粉试验 通过试验 附录A中A.6 铅(Pb)/(mg/kg) 2.0 GB5009.12 "1g试样,直接干燥法. 1 GB1886.86—2015 附录A 检验方法 A.1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规定的三级水. 试验中所用标准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和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1、 GB/T602、GB/T603之规定制备.试验中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A.2鉴别试验 A.2.1凝胶试验 取适量试样溶于水中,在试样溶液中加入少量硼酸钠应形成凝胶. A.2.2黏度试验 取2g试样,移人400mL烧杯中,用4mL异丙醇使其完全湿润.在剧烈搅拌下加入200mL水, 继续搅拌,直到胶体完全均匀分散,形成乳白色黏稠溶液(该溶液黏度较瓜尔豆胶小,较角豆胶大).将 100mL该溶液移入另一个400mL烧杯中,在水浴上加热约10min 冷却至室温.该溶液的黏度应显 著增加. A.2.3胶体组分 A.2.3.1试剂和材料 A.2.3.1.1碳酸钡. A.2.3.1.2硫酸溶液:694. A.2.3.1.3甲醇溶液:23. A.2.3.1.4半乳糖和甘露糖标准试样. A.2.3.1.5展开剂A:甲酸:丁酮:叔丁醇:水=15:30:40:15(体积比). A.2.3.1.6展开剂B:异丙醇:吡啶:醋酸:水=40:40:5:20(体积比). A.2.3.1.7喷洒剂:称取1.23g茴香胶和1.66g苯二甲酸溶于100mL乙醇. A.2.3.2仪器和设备 A.2.3.2.1旋转蒸发仪. A.2.3.2.2薄层色谱板:硅胶G. A.2.3.3分析步骤 将200mg试样与20mL硫酸溶液混合蒸煮3h.冷却后加入过量的碳酸钡,不断搅拌直至 H=7 过滤.将滤液置于旋转蒸发仪上,于30℃~50℃下蒸发至得到结晶或浆状残渣,将所得物溶 于10mL甲醇溶液,即为水解物的溶液.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82—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5-尿苷酸二钠 2015-11-13发布 2016-05-13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886.82-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5-尿苷酸二钠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营养强化剂5'-尿苷酸二钠. 2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分子式 C H N2 NagO P 2.2结构式 0 HN ONa 01 N NaO— P OH OH 2.3相对分子质量 368.14(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无色至白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 气味 具有特异性气味 和状态,嗅其气味 状态 结晶或结晶粉末 1 GB1886.82—2015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5'-尿苷酸二钠(Ca H N:Na2O P)含量(以干基计),w/% 97.0-102.0 附录A中A.3 pH 7.0~8.5 GB/T9724 水分,w/% 26.0 GB/T 6283 重金属(以Pb计)/(mg/kg) 20.0 GB5009.74 砷(As)/(mg/kg) 3.0 GB5009.76 澄清度 通过试验 附录A中A.4 A1/A2 0.70~0.78 吸光度比 附录A中A.5 A3/A: 0.34~0.42 其他核酸分解物 通过试验 附录A中A.6 1.0g试样,溶于20mL无二氧化碳水. h0.15g试样,反滴定法,搅拌20min.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8-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亚硫酸钠 2015-11-13发布 2016-05-13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886.8-2015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1894一2005《食品添加剂无水亚硫酸钠》. 本标准与GB1894一200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亚硫酸钠”. I GB1886.8-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亚硫酸钠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添加剂亚硫酸钠. 2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分子式 NazSO3 2.2相对分子质量 126.05(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白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50mL烧杯中,在自然光下观察 状态 结晶粉末 色泽和状态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亚硫酸钠(Na2SO3)含量(以干基计),w/% 96.0 附录A中A.4 铁(Fe) w/% 0.01 附录A中A.5 游离碱(以Na2CO3计),w/% 0.60 附录A中A.6 重金属(以Pb计)/(mg/kg) 10.0 GB5009.74 砷(As)/(mg/kg) 2.0 GB5009.76 澄清度 通过试验 附录A中A.7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76—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姜黄素 2015-11-13发布 2016-05-13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886.76-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姜黄素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 L.)的根茎为原料,经有机溶剂提取,再经物理方法 精制而得的食品添加剂姜黄素. 2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化学名称 姜黄素:1 7-双(4-羟基-3-甲氧基苯基)-1 6-二烯-3 5-庚二酮 脱甲氧基姜黄素:1-(4-羟基苯基)-7-(4-羟基-3-甲氧基苯基)-1 6-二烯-3 5-庚二酮 双脱甲氧基姜黄素:1 7-双(4-羟基苯基)-1 6-二烯-3 5-庚二酮 2.2分子式 姜黄素:C21H2O6 脱甲氧基姜黄素:C2H18O 双脱甲氧基姜黄素:CHi6O4 2.3结构式 HO、 OH R R2 0 姜黄素:R1=R2=OCH3 脱甲氧基姜黄素:R1=OCH3 R2=H 双脱甲氧基姜黄素:R=R2=H 2.4相对分子质量 姜黄素:368.39(按2011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脱甲氧基姜黄素:338.39(按2011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双脱甲氧基姜黄素:308.39(按2011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1 GB1886.76—2015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橙黄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白色瓷盘中,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其 状态 品体或结品性粉末 色泽、状态,噢其气味 气味 带有姜黄特有的气味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总姜黄素含量/% 90.0 附录A中A.3 溶剂残留(正己烷、异丙醇和乙酸乙酯)a/(mg/kg)≤ 50.0 附录A中A.4 总神(以As计)/(mg/kg) 3.0 GB5009.11 铅(Pb)/(mg/kg) 2.0 GB5009.12 提取溶剂为乙醇、丙酮、异丙醇、正己烷和/或乙酸乙酯.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74—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钾 2015-11-13发布 2016-05-13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886.74-2015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14889一1994《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钾》. 本标准与GB14889一199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钾”; —增加了理化指标中含量指标的范围; —增加了理化指标中透光率、硫酸盐、草酸盐、氯化物、易炭化物、水不溶物、铁盐、钙盐; 一修改了理化指标中铅(Pb)的指标; 修改了分析方法. I GB1886.74—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钾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柠檬酸和氢氧化钾或碳酸钾为原料制得的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钾. 2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相对分子质量 2.1化学名称 2-羟基丙烷-1 2.3三羧酸钾 2.2分子式 C;H5KO H2O 2.3结构式 KO. 0 H2O KO OH OK 0 0 2.4相对分子质量 324.41(按2011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色泽 白色或无色 取适量样品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和 状态 结晶状颗粒或粉末 状态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66—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红曲黄色素 2015-11-13发布 2016-05-13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886.66-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红曲黄色素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红曲米为原料,经碱液洗脱,分离制得红曲红(或直接以红曲红为原料),经硫化物 磺化、干燥制成的食品添加剂红曲黄色素. 2技术要求 2.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橙红色至黄褐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然光线 状态 粉末 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 2.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色价E(476士10)nm 100 附录A中A.3 干燥减量,w/% 6.0 GB5009.3直接干燥法 约烧残渣,w/% 10.0 GB5009.4 铅(Pb)/(mg/kg) 2.0 GB5009.75 总神(以As计)/(mg/kg) 3.0 GB5009.11 桔青霉素/(mg/kg) 1.0 GB/T5009.222 注:商品化的红曲黄产品应以符合本标准的红曲黄为原料,可添加糊精等食品辅料制成,其色价符合标识值. 1 GB1886.66—2015 附录A 检验方法 A.1一般规定 本标准除另有规定外,所用试剂的纯度应在分析纯以上,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 制剂及制品,应按GB/T601、GB/T602和GB/T603的规定制备,试验用水应符合GB/T6682中三级 水的规定.试验中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A.2鉴别试验 A.2.1溶解性 易溶于水. A.2.2最大吸收波长 称取0.01g试样,溶于100mL水中,用分光光度计检测,此溶液在波长476nm士10nm范围内有 最大吸收峰. A.3色价E1m(476±10)nm的测定 A.3.1仪器和设备 分光光度计. A.3.2分析步骤 称取试样约0.05g~0.1g 精确至0.0002g 用水溶解,定容至1000mL 摇匀.取此试样液置于 1cm比色皿中,以水为空白对照,用分光光度计于波长476nm士10nm的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其吸光 度(吸光度应控制在0.3~0.7之间,否则应调整试样液浓度,再重新测定吸光度) A.3.3结果计算 色价以被测试样液浓度为1%、用1cm比色皿、在476nm士10nm波长处测得的吸光度E%m(476士 10)nm计,按式(A.1)计算: A E%(476士10)nm=c×100 (A.1) 式中: A—实测试样液的吸光度; c一一被测试样液的浓度,单位为克每毫升(g/mL); 100——浓度换算系数. 试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 值与算术平均值的比值不大于2%.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