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 ( 第 2138 页)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64—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焦糖色 2015-11-13发布 2016-05-13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886.64-2015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8817一2001《食品添加剂焦糖色(亚硫酸铵法、氨法、普通法)》. 本标准与GB8817一200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焦糖色”; —修改了吸光度、氨氮和二氧化硫的指标; —修改了二氧化硫、4-甲基咪唑的测定方法. I GB1886.64—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焦糖色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蔗糖、淀粉糖浆、木糖母液等为原料,采用普通法、苛性亚硫酸盐法、氨法或亚硫酸 铵法制成的食品添加剂焦糖色. 2术语和定义 2.1普通法焦糖色 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原料,加或不加酸(碱)而制得,不使用氨化合物和亚硫酸盐. 2.2苛性亚硫酸盐法焦糖色 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原料,在亚硫酸盐存在下,加或不加酸(碱)而制得,不使用氨化合物. 2.3氨法焦糖色 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原料,在氨化合物存在下,加或不加酸(碱)而制得,不使用亚硫酸盐. 2.4亚硫酸铵法焦糖色 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原料,在氨化合物和亚硫酸盐同时存在下,加或不加酸(碱)而制得.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黑褐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无色玻璃烧杯中,在自然光 状态 液体、粉末或颗粒 线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 气味 具有焦糖的焦香味 将试样稀释成5g/L~20g/L的水溶液,嗅其气味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63—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膨润土 2015-11-13发布 2016-05-13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886.63-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膨润土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膨润土矿为原料,经加工制得的食品添加剂膨润土(钙基和氢基). 2技术要求 2.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白色、灰白色、土黄色、浅绿色、深蓝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白瓷盘中,在自然光线下观 状态 粉末 察其色泽和状态 2.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pH(20g/L悬浮液) 4.5~10.5 附录A中A.3 细度(通过0.075mm试验筛),w/% 70.0 附录A中A.4 干燥减量,w/% 12.0 GB5009.3直接干燥法 总神(以As计)/(mg/kg) 15.0 GB5009.11 铅(Pb)/(mg/kg) 35.0 GB5009.75 a干燥温度为105℃士2℃,干燥时间为2h. 1 GB1886.63-2015 附录A 检验方法 A.1一般规定 本标准除另有规定外,所用试剂的纯度均为分析纯,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 及制品,应按GB/T601、GB/T602和GB/T603的规定制备,试验用水应符合GB/T6682中三级水的 规定.试验中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A.2鉴别试验 A.2.1硅酸根的鉴别 将0.5g试样与2.5g无水碳酸钾混合,于金属坩埚内在电炉上加热至混合物熔融,冷却,加入 5mL水,静置3min 将坩埚微微加热,加入50mL水溶解.完全转移至烧杯中,滴加盐酸溶液(11) 至无气泡产生.加人10mL盐酸,在蒸气浴上蒸干,冷却.加入20mL水,煮沸后过滤,不溶的凝胶状 残留物用于硅酸根的鉴别.滤液为试验溶液A 用于铝的鉴别. 将凝胶状残留物移至铂坩埚,小心加入5mL氢氟酸.沉淀溶解.加热,在坩埚上方的蒸汽中放入 一根蘸有一滴水的玻璃棒,水滴变浑浊. A.2.2铝离子的鉴别 在试验溶液A(A.2.1)中滴加氨水溶液(11),生成白色胶状沉淀,加入过量的氨水溶液(1十1),沉 淀不溶解.滴加氢氧化钠溶液(40g/L)生成白色胶状沉淀,加入过量时沉淀溶解. A.3pH(20g/L悬浮液)的测定 A.3.1仪器和设备 pH计:分度值0.02. A.3.2分析步骤 称取适量试样,配制成20g/L的试样水悬浮液,用pH计测定悬浮液的pH. 试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 值不大于0.2. A.4细度(通过0.075mm试验筛)的测定 A.4.1仪器和设备 试验筛:R40/3系列,200X50—0.075/0.050(GB/T6003.1). A.4.2分析步骤 称取约20g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试验筛中,不断振荡、敲打,并用干燥毛刷轻轻刷扫,使样品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61-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红花黄 2015-11-13发布 2016-05-13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886.61-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红花黄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花瓣为原料,经水提取、精制而成的食 品添加剂红花黄. 2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分子式 红花黄素A:C27H32O16 红花黄素B:C4H54O27 2.2结构式 2.2.1红花黄素A结构式 HO OH L-CH OH HO 0 HO HO OH HO. HO HO OH OH 2.2.2红花黄素B结构式 HO- CH OH HO 个OH HO CH OH HO OH OH HO HO. OH 10 OH H--OH HO-H H--OH H-OH OH CH.OH OH 2.3相对分子质量 红花黄素A:612.5(按2011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红花黄素B:1062(按2011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1 GB1886.61-2015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黄色至暗棕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白瓷盘中,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 状态 粉末、浸膏、液体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指标 项目 检验方法 粉末 浸膏、液体 色价E%m(400~408)nm 符合声称 附录A中A.3 干燥减量,w/% 10 GB5009.3直接干燥法 总砷(以As计)/(mg/kg) 1.0 GB5009.11 铅(Pb)/(mg/kg) 5.0 GB5009.75 注:商品化的红花黄产品应以符合本标准的红花黄为原料,可添加食用糊精等食品辅料而制成.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60—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姜黄 2015-11-13发布 2016-05-13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886.60-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姜黄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姜科类植物姜黄(Turmeric Curcuma Longa L.)的根茎为原料,经有机溶剂提取 精制而成的食品添加剂姜黄. 2主成分的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化学名称 姜黄素:1 7-双(4-羟基-3-甲氧基苯基)-1 6-二烯-3 5-庚二酮 脱甲氧基姜黄素:1-(4-羟基苯基)-7-(4-羟基-3-甲氧基苯基)-1 6-二烯-3 5-庚二酮 双脱甲氧基姜黄素:1 7-双(4-羟基苯基)-1 6-二烯-3 5-庚二酮 2.2分子式 姜黄素:C21H2O 脱甲氧基姜黄素:C2uH18O5 双脱甲氧基姜黄素:C1H16O4 2.3结构式 HO OH Q R2 姜黄素:R1=R2=OCH3 脱甲氧基姜黄素:R1=OCH3 R2=H 双脱甲氧基姜黄素:R1=R2=H 2.4相对分子质量 姜黄素:368.39(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脱甲氧基姜黄素:338.39(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双脱甲氧基姜黄素:308.39(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1 GB1886.60—2015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黄色至深红棕色 取适量样品置于清洁、干燥的玻璃皿中,在 状态 粉末、浸膏或液体 自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并嗅其味 气味 具有姜黄特有的气味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指标 项目 检验方法 粉末 浸膏、液体 色价E1(425士5)nm 符合声称 附录A中A.3 干燥减量,w/% 10 GB5009.3蒸馏法 铅(Pb)/(mg/kg) 5.0 GB5009.75 总砷(以As计)/(mg/kg) 3.0 GB5009.11 残留溶剂(正己烷、异丙醇和乙酸乙酯)/(mg/kg) 50 附录A中A.4 注1:商品化的姜黄产品应以符合本标准的姜黄为原料,可添加糊精、食用乙醇和/或符合食品添加剂质量规格 要求的乳化剂、增稠剂等. 注2:提取溶剂为乙醇、丙酮、6号轻汽油、正己烷、异丙醇和/或乙酸乙酯.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40—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L-苹果酸 2015-11-13发布 2016-05-13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886.40-2015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13737一2008《食品添加剂L苹果酸》. 本标准与GB13737一200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苹果酸”. I GB1886.40—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L苹果酸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酶工程法、发酵法制得的食品添加剂苹果酸. 2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化学名称 L羟基丁二酸 2.2分子式 C.HeOs 2.3结构式 H HO-C-COOH HC-COOH 2.4相对分子质量 134.09(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白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 状态 结品或结品粉末 然光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嗅其气味 气味 特殊的酸味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4-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六偏磷酸钠 2015-11-13发布 2016-05-13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886.4-2015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1890一2005《食品添加剂六偏磷酸钠》. 本标准与GB1890一200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六偏磷酸纳”. I GB1886.4-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六偏磷酸钠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添加剂六偏磷酸钠. 2技术要求 2.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无色透明 取适量试样置于50mL烧杯中,在自然光下观察色泽和状态 状态 玻璃片状或粒状 2.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总磷酸盐(以P2O:计),w/% 68.0 附录A中A.4 非活性磷酸盐(以P2O;计),w/% 7.5 附录A中A.5 水不溶物,w/% 0.06 附录A中A.6 铁(Fe) w/% 0.02 附录A中A.7 pH 5.8~6.5 附录A中A.8 (As)/(mg/kg) 3.0 GB5009.76 重金属(以Pb计)/(mg/kg) 10.0 GB5009.74 氟化物(以F计),w/% 0.003 附录A中A.9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34—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辣椒红 2015-11-13发布 2016-05-13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886.34-2015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10783一2008《食品添加剂辣椒红》. 本标准与GB10783一200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辣椒红”. I GB1886.34—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辣椒红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辣椒(Capsicum annuum L.)果皮及其制品为原料,经萃取、过滤、浓缩、脱辣椒素 等工艺制成的食品添加剂辣椒红. 2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分子式 辣椒红素:C4H56O3 辣椒玉红素:C4oHGO4 2.2结构式 辣椒红素: HO HO 辣椒玉红素: OH OH 2.3相对分子质量 辣椒红素:584.87(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辣椒玉红素:600.87(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32—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高粱红 2015-11-13发布 2016-05-13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886.32-2015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9993一2005《食品添加剂高粱红》. 本标准与GB9993一200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高粱红”. I GB1886.32-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高粱红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黑紫色或红棕色高粱(Sorghum Vulgare pers)壳为原料用水或稀乙醇水溶液抽提 后,经浓缩、干燥制得的食品添加剂高粱红. 2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化学名称(主要成分) a)5.7 4'-三羟基黄酮 b)3 5 3' 4'-四羟基黄酮-7-葡萄糖苷 2.2分子式(主要成分) a)Cis HoOs b)C21H2O12 2.3结构式(主要成分) a) OH HO 0 OH 0 b) OH OH 0 CH1Os一O OH OH 0 2.4相对分子质量(主要成分) a)270.24(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b)464.38(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30—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可可壳色 2015-11-13发布 2016-05-13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886.30-2015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8818一2008《食品添加剂可可壳色素》. 本标准与GB8818一200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可可壳色”. I GB1886.30—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可可壳色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可可壳为原料,经水溶液提取、精制、浓缩、干燥而制得的食品添加剂可可壳色. 2技术要求 2.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深棕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然光线下 状态 粉末 观察其色泽和状态 2.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pH 6.0~7.5 附录A中A.3 干燥失重,w/% 5.0 附录A中A.4 灼烧残渣,w/% 20.0 附录A中A.5 吸光度E400nm 20.0 附录A中A.6 砷(As)/(mg/kg) 2.0 GB5009.76 铅(Pb)/(mg/kg) 4.0 GB5009.75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23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 2016-08-31发布 2017-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886.232-2016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1904一2005《食品添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 本标准与GB1904一2005相比较,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含量、钠和乙醇酸钠的指标要求; —修改了干燥减量、黏度、氯化物(以NaCl计)和铅的指标要求; ——删除了铁、重金属的指标要求. I GB1886.23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纤维素、氢氧化钠及氯乙酸或其钠盐为主要原料制得的食品添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 2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分子式 [C H O2 (OH) (OCH2 COONa) ] n:聚合度 x:1.5~2.8 y:取代度,0.2~1.5 xy=3.0 2.2结构式 H OR 0- H OR H H H 0 CHOR R=H或CH2 COONa 2.3相对分子质量 n约为100时,>17000(按2013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白色或微黄色 将适量试样均匀置于白瓷盘内,在自然光线下 状态 纤维状粉末或颗粒状 观察其色泽和状态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231—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乳酸链球菌素 2016-08-31发布 2017-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886.231-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乳酸链球菌素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经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 subsp lactis)发酵后提取而制得的食品添加剂乳 酸链球菌素. 2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分子式 H23o Oar N42S (Nisin A) C H22s Oas NS (Nisin Z) 2.2结构式 Dha AlaLeu lle5 Leu Gly 15 Met S. H一ile-Dhb—Ala Ala-Abu S Ala—Lys—Abu Gly Pro Gly S—Ala 10 Asn 20 S Met (Asn)His —Ala Abu-Lys HO-lysDha-Val-His—IleSer-Ala Abu- —Ala 25 Nisn A:第27位氨基酸为组氨酸(His);Nisn Z:第27位氨基酸为天冬酰胺(Asn) 2.3相对分子质量 Nisin A:3354.35(按2013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Nisin Z:3330.31(按2013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1 GB1886.231-2016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浅棕色至乳白色 将适量试样均匀置于白瓷盘内,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 状态 粉末 和状态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效价/(IU/mg) 900 附录A中的A.3 干燥减量,w/% 3.0 GB5009.3 氯化钠,w/% 50.0 GB/T5009.42 铅(Pb)/(mg/kg) 1.0 GB5009.75 注:商品化的乳酸链球菌素产品应以符合本标准的乳酸链球菌素为原料,可添加氯化钠、乳固体等辅料而制成, 其效价符合声称. 3.3微生物指标 微生物指标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微生物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菌落总数/(CFU/g) 10 GB4789.2 大肠菌群/(MPN/g) 3.0 GB4789.3 大肠埃希氏菌/(MPN/g) 3.0 GB4789.38 沙门氏菌 不得检出 GB4789.4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230—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抗坏血酸棕榈酸酯 2016-08-31发布 2017-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886.230-2016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16314一1996《食品添加剂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 本标准与GB16314一199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抗坏血酸棕榈酸酯”; ——删除了重金属的项目; —增加了铅的项目. I GB1886.230-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抗坏血酸棕榈酸酯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用棕榈酸与氯化亚砜反应制取棕榈酰氯后与抗坏血酸反应制得的食品添加剂抗坏血 酸棕榈酸酯. 2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化学名称 抗坏血酸十六酸酯 2.2分子式 C22H38O 2.3结构式 OH OH OH CH(CH2)COOCH—C 01 0 H 2.4相对分子质量 414.56(按2013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白色或黄白色 将适量试样均匀置于白瓷盘内,于自然光线下观察其 状态 粉末 色泽和状态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229—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硫酸铝钾(又名钾明矾) 2016-08-31发布 2017-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886.229-2016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1895一2004《食品添加剂硫酸铝钾》. 本标准与GB1895一200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硫酸铝钾(又名钾明矾)”; —增加了硫酸铝钾干燥品的技术要求; ——修改了铅指标要求; 一一删除了水不溶物、重金属、水分指标要求; —增加了硒指标要求. I GB1886.229-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硫酸铝钾(又名钾明矾)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天然明矾矿石法和氢氧化铝法、铝矾土法生产的食品添加剂硫酸铝钾. 2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分子式 十二水合硫酸铝钾:A1K(SO4)212H2O 2.2相对分子质量 十二水合硫酸铝钾:474.37(按2013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无色透明 取适量试样置于50mL烧杯中,在自然光下观察色泽和 状态 块状、粒状或晶状粉末 状态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指标 项目 检验方法 十二水合硫酸铝钾 硫酸铝钾干燥品 酸AIK(S0.)12H:0含量(以干基计) u/% 99.5 附录A中A.4 ≥ 硫酸铝钾[A1K(SO1)2]含量(以干基计),w/%≥ 96.5 附录A中A.4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228—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 2016-08-31发布 2017-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886.228-2016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10621一2006《食品添加剂液体二氧化碳》. 本标准与GB10621一200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 ——增加了固态二氧化碳、气态二氧化碳的指标要求; 一删除了酸度、乙醇、其他含氧有机物、磷化氢的指标要求; 一一增加了环氧乙烷的指标要求; —将碳氢化合物的项目名称修改为总挥发烃; —修改了二氧化硫、总硫、苯、甲醇、乙醛、氯乙烯、油脂、蒸发残渣的检验方法; —增加了水分的电容法检验方法. I GB1886.228-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酒精发酵、碳酸盐煅烧、合成氨、乙烯催化氧化及煤气化工艺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气 体为原料,经提纯、净化、干燥、冷却、加压等工序而制得的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 2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分子式 CO: 2.2相对分子质量 44.01(按2013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检验方法 项目 要求 气态二氧化碳 液态二氧化碳 固态二氧化碳 气态为无色,固态为 转换成固态或气 色泽 目测 目测 白色雪状或冰状物 态形式目测 加200mL水于500mL烧杯中,将试 样气以0.5L/min~1L/min的速度 有微酸味,无其他异 气味 通到水底部20min 通气完毕,用表 转换成固态或气 通过嗅觉吸闻升华的 常气味 面皿罩住烧杯并旋转,移开表面皿快 态形式,进行评价 气体 速吸闻2次~3次,评价上部空间的 气味 加200mL.水于500mL烧杯中,将试 加200mL.水于500mL. 样气以0.5L./min~1L/min的速度 将液态二氧化碳 烧杯中,加人10g~20g 通到水底部20min.在品尝前先用 气化后按气态方 二氧化碳,并使之沉人水 味道 无异常味道 水漱口腔,然后小口地吸吮水溶液到 法评价水溶液的 底.待其完全气化后,按 口中,使口腔内部都能接触到,咽下, 味道 气态方法评价水溶液的 慢慢再用大约88时间感觉余味,评 味道 价水溶液的味道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227—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吗啉脂肪酸盐果蜡 2016-08-31发布 2017-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886.227-2016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12489一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吗啉脂肪酸盐果蜡》. 本标准与GB12489一201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的范围; —灼烧残渣指标由≤0.3%修改为≤0.5%; —黏度指标由≤0.018Pas修改为≤0.020Pas. I GB1886.227-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吗啉脂肪酸盐果蜡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吗啉、脂肪酸和天然动植物蜡(如棕榈蜡)或天然动植物胶(如紫胶),在一定温度下 反应制成的食品添加剂吗啉脂肪酸盐果蜡. 2技术要求 2.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黄棕、棕褐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比色管中,在自然光线下, 状态 透明或半透明乳液 目视观察其色泽和状态 2.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固形物,w/% 12~20 附录A中A.4 黏度/(Pas) 0.020 附录A中A.5 灼烧残渣,w/% 0.5 附录A中A.6 总神(以As计)/(mg/kg) 1.0 附录A中A.7 铅(Pb)/(mg/kg) 2.0 附录A中A.8 耐冷稳定性试验 通过试验 附录A中A.9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226—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海藻酸丙二醇酯 2016-08-31发布 2017-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886.226-2016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10616一2004《食品添加剂藻酸丙二醇脂》. 本标准与GB10616一200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一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海藻酸丙二醇酯”; —酯化度指标由≥80.0%修改为≥40.0%; —删除了重金属(以Pb计)项目. I GB1886.226-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海藻酸丙二醇酯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海藻酸为基本原料,经环氧丙烷酯化反应制得的食品添加剂海藻酸丙二醇酯. 2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分子式 (C.H14O;) 2.2相对分子质量 结构单元:234.21(按2011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白色或淡黄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瓷盘中,在自然光线下,目 状态 粉末 视观察色泽和状态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酯化度,w/% ≥ 40.0 附录A中A.4 不溶性灰分,w/% 1.0 附录A中A.5 干燥减量,w/% 20.0 附录A中A.6 砷(As)/(mg/kg) 2.0 GB5009.76 铅(Pb)/(mg/kg) 5.0 GB5009.75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225—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乙氧基喹 2016-08-31发布 2017-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886.225-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乙氧基喹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对氨基苯乙醚和丙酮为原料,在催化剂和加热反应条件下制得的食品添加剂乙氧 基喹. 2化学名称、结构式、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化学名称 6-乙氧基-1 2-二氢化-2 2 4-三甲基喹啉 2.2结构式 CH CHO CHs N CHs H 2.3分子式 C HINO 2.4相对分子质量 217.31(按2011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淡黄色至琥珀色,在光、空气中长久 放置后逐渐变成暗棕色 取适量样品置于清洁、干燥的比色管中,在自然光线 状态 黏稠液体 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 1 GB1886.225-2016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乙氧基隆,w/% 98.0 附录A中A.3 对氨基苯乙醚,w/% 0.2 附录A中A.4 铅(Pb)/(mg/kg) 2.0 GB5009.12 砷(As)/(mg/kg) 2.0 GB5009.76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224—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日落黄铝色淀 2016-08-31发布 2017-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886.224-2016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6227.2一2005《食品添加剂日落黄铝色淀》. 本标准与GB6227.2一200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日落黄铝色淀”; —增加了化学名称、相对分子质量; 一外观指标名称修改为感官要求,修改了指标要求; 一一修改了含量指标要求; 一盐酸和氨水中不溶物指标名称修改为盐酸不溶物,修改了检验方法; —删除了干燥减量、副染料、钡指标要求及检验方法; 一一重金属(以Pb计)指标名称修改为铅,修改了指标要求及检验方法; 修改了砷的检验方法. I GB1886.224-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日落黄铝色淀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食品添加剂日落黄和铝盐为原料经色淀化而制得的食品添加剂日落黄铝色淀. 2化学名称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化学名称 6-羟基-5-[(4-磺酸基苯基)偶氮]-2-萘磺酸的二钠盐的铝色淀. 2.2相对分子质量 452.38(以日落黄计)(按2013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橙黄色 取适量样品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 状态 粉末 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日落黄含量(以钠盐计),w/% 符合声称 附录A中A.4 盐酸不溶物,w/% 0.5 附录A中A.5 神(As)/(mg/kg) 3.0 GB5009.11或GB5009.76 铅(Pb)/(mg/kg) 5.0 GB5009.12或GB5009.75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22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诱惑红铝色淀 2016-08-31发布 2017-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886.223-2016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17511.2一2008《食品添加剂诱惑红铝色淀》. 本标准与GB17511.2一200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诱惑红铝色淀”; —删除了分子式; —增加了化学名称; 外观指标名称修改为感官要求; 一盐酸和氨水中不溶物指标名称修改为盐酸不溶物,修改了检验方法; —删除了干燥减量、低磺化副染料、高磺化副染料、6-羟基-5-[(2-甲氧基-5-甲基-4-磺基苯)偶氮]- 8-(2甲氧基-5-甲基-4-磺基苯氧基)-2-萘磺酸二钠盐、6-羟基-2-茶磺酸、4-氨基-5-甲氧基-2-甲 基苯磺酸、6 6’-氧代双(2-茶磺酸)二钠、未磺化芳族伯胺(以苯胺计)、重金属(以P计)的指 标要求及检验方法; 修改了砷、铅的检验方法. I GB1886.22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诱惑红铝色淀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食品添加剂诱惑红和铝盐为原料经色淀化而制得的食品添加剂诱惑红铝色淀. 2化学名称和相对分子量 2.1化学名称 6-羟基-5-[(2-甲氧基-5-甲基-4-磺基苯)偶氮]-2-萘磺酸二钠盐的铝色淀 2.2相对分子质量 496.42(以诱惑红计)(按2013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红色 取适量样品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 状态 粉末 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诱惑红含量,w/% 符合声称 附录A中A.4 盐酸不溶物,w/% 0.5 附录A中A.5 (As)/(mg/kg) 3.0 GB5009.11或GB5009.76 铅(Pb)/(mg/kg) 5.0 GB5009.12或GB5009.75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22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诱惑红 2016-08-31发布 2017-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886.222-2016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17511.1一2008《食品添加剂诱惑红》. 本标准与GB17511.1一200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诱惑红”; —外观指标名称修改为感官要求; 一干燥减量与氯化物(以NaCI计)及硫酸盐(以Na2SO 计)指标合并; —一删除了低磺化副染料、高磺化副染料、6-羟基-5-[(2-甲氧基-5-甲基-4-磺基苯)偶氮]-8-(2甲氧 基-5-甲基-4-磺基苯氧基)-2-萘磺酸二钠盐、重金属(以Pb计)的指标要求及检验方法; —增加了副染料的指标要求及检验方法; 修改了砷、铅的检验方法. I GB1886.22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诱惑红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4-氨基-5-甲氧基-2-甲基苯磺酸为原料经重氮化后与6-羟基-2-萘磺酸钠偶合,经 盐析、精制而得的食品添加剂诱惑红. 2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相对分子质量 2.1化学名称 6-羟基-5-[(2-甲氧基-5-甲基-4-磺基苯)偶氮]-2-萘磺酸二钠盐 2.2分子式 Cis Naz OsSa 2.3结构式 OCH3 HO NaO3S- -N=N H3C SO3Na 2.4相对分子质量 496.42(按2013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暗红色 取适量样品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 状态 粉末或颗粒 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