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T 2001-1994 卤虫卵.pdf

其他规范
文档页数:5
文档大小:3.49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其他规范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S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 SC/T 2001-94
卤虫卵
1994-02-28发布1994-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
SC/T2001-94 卤卵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卤虫卵的技术(质量)要求、检测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沿海盐田与内陆盐湖产的卤虫卵的加工、销售和使用。

2技术要求 2.1感官指标见表1。

表1 项指标 色泽棕褐色、黄褐色、灰褐色,有光泽 气味无霉臭气味 手感松散,无粘连,无潮湿感 形态卵的一端凹陷,呈半球型。

解剖镜观察卵壳表面光滑,无异物附着。

20~30X偶见(或少见)破裂卵、卵壳和其他杂质颗粒等 2.2质量分级指标见表2。

表2 指标 项日
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 杂质,%V1361220 孵化率,%V90 V80 V70 V5030~50 水分,%2~8<12
3检测方法 3.1水分的测定 3.1.1原理 试样在恒温干燥箱内,控温35℃,在大气压下干燥24h,逸失的重量为水分。

3.1.2仪器设备 a.电热恒温干燥箱; b.分析天平:感量0.001g; c.干燥器:使用氯化钙(干燥试剂)或变色硅胶作干燥剂; d.称量瓶:玻璃质,直径40mm或以上。

3.1.3试样的选取和制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1994-02-28批准1994-04-01实施
1
SC/T2001-94
随机采样,其原始样品量在1000g以上,再用四分法将原始样品充分混合均匀,并缩至200g试 样,备用。

3.1.4测定方法与结果计算 以已知恒重的称量瓶从试样中随机取三个平行样,每份重5g(准确至0.001g),置于恒温干燥箱 内,控温35C,干燥24h,然后在干燥器里冷却至室温后称其重量。

水分含量按式(1)计算:
水分(%)=W。

-W,×100 Wo 式中:W。

一一干燥前试样重g; W,一一干燥后试样重,g。

所测三个平行样的算术平均值为其结果,允许相对偏差6%。

3.2杂质的测定 3.2.1原理 试样在饱和盐水和淡水中充分浸泡、洗涤后,减失的重量为杂质。

3.2.2仪器设备及试剂 a.电热恒温干燥箱; b.分析天平:感量0.001g; c.干燥箱; d.称量瓶; e.玻璃量杯:500mL; f.标准筛网:60目、100目; g.细乳胶管:内径4mm; h.玻璃搅棒; i.精制食盐。

3.2.3测定方法与结果计算 先将上述测定水分的卵放入量杯内,再加入饱和盐水(将300g盐溶入1L自来水中)300~400 mL,用搅棒充分搅拌后,经60目筛网滤入另一量杯中(滤去大于60目的杂质),继而充气搅拌10min, 静置20min,用细乳胶管吸去沉于底部的泥沙等杂质。

再用100目筛网收集浮于上部的卵与卵壳,并以 自来水冲洗3次; 再将卵与卵壳放入量杯中,加人300~400mL自来水,充气搅拌10min,静置20min,用细乳胶管 将沉于底部的卵经100目筛网滤去水分后,倒入已知恒重的称量瓶中,置于恒温干燥箱内,控温35℃, 经24h加热干燥,并在干燥器里冷却至室温后称其重量。

杂质含量按式(2)计算:
X 式中:X。

一测完水分后的试样重,g; X-一干燥后的试样重,g。

所测三个平行样的算术平均值为其结果,允许相对偏差10%。

3.3孵化率的测定 3.3.1仪器设备及试剂 a.解剖镜; b.光照恒温培养箱; c.酸度计; 2
SC/T 2001-94
d.玻璃烧杯:500mL; e.载玻片、解剖针(可用医用针炙针代之); f.碳酸氢钠、鲁哥氏碘液。

3.3.2测定方法与结果计算 从试样中随机取卵,放于载玻片上,在解剖镜下数卵(可用解剖针将卵翻转,以辨清卵、空壳和杂质 颗粒),数量在100个以上,共设五个平行样,将数好的卵放入内盛200mL自然海水或3~5Be卤水 (pH8~9,以碳酸氢钠调试之)的500mL烧杯中,置于孵化箱内孵化(控温28℃,10001x白炽灯连续光 照)。

经48h后,以碘液杀死并计出无节幼体数量。

孵化率按式(3)计算:
孵化率(%)=A×100(3) 式中:A一孵出的无节幼体数量,个; B一一卤虫卵数量,个。

所测五个平行样的算术平均值为其结果,允许相对偏差8%。

4检验规则 以同一生产批次、同等级和同车船(舱)为-个检验批次。

随机取原始样品量1000g以上。

4.1出厂检验 产品出厂交货时,对每批次产品必须进行本标准技术要求规定的各项检验。

4.2型式检验 时隔一年的出厂产品,必须进行标准中技术要求规定的各项检验。

4.3判定规则 各项技术指标必须全部合格,如其中一项不合格者,并经重新取样检验仍不合格时,则按...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