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水务行业分析
联合资信公用评级二部
水务行业产业链主要涉及从自然水源中取水、水加工处理、自来水供应和污水处理等环节.产业链最上游是水源的获取,水资源丰富程度和水质优劣程度分别影响水生产用水,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及城市化进程等因素均对水务行业下游需求 务行业原水获取的难易程度和自来水生产的成本.产业链下游主要是城镇居民生活和端产生重要影响.
一、行业发展情况
(一)水资源票赋
近年来,我国供水总量占全国水资源总量比重维持稳定.2023年,全国用水总量中农业用水占比超六成,生活及工业用水占比有所上升.我国人均水资源量较世界平均水平处于低位,水资源区域分布不均,南水北调成为缓解我国区域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重要方式.
2021一2023年,我国供水总量占当年全国水资源总量比重维持在20%左右.根据《2023年中国水资源公报》,2023年全国供水总量(5906.5亿立方米)占全国水资源总量(25782.5亿立方米)的22.91%,供水总量中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源占比分别为82.53%和13.87%.同期,全国用水总量(5906.5亿立方米,同供水总量)较2022年减少91.7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占比分别为15.40%、16.43%和62.18%,较2022年分别增加0.30个百分点、增加0.29个百分点和减少0.86个百分点.
我国人均水资源量较世界平均水平处于低位,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受制于我国南北地理环境和气候差异因素,全国约五分之四的水资源集中分布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水资源区域分布不均,广大北方和部分沿海地区水资源明显短缺.其中,部分省份人均水资源量不足1000立方米/人,人均水资源量圆乏.南水北调成为缓解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重要方式,现阶段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一期)已经完工并向北方地区调水,改善了河南、河北、北京和天津等地区用水问题.
(二)供水
城市化进程推动我国城市和县城用水人口及供水总量持续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城市和县城供水普及率很高,供水行业处于相对成熟期.2023年,全国城市和县城供水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有所提升,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是提高供水
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措施,预计加快城市老旧供水管网改造或将成为水务行业投资重点之一.在国家水价改革政策的支持下,2023年以来,我国部分重点城市上调居民用水价格.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趋于成熟,城市和县城用水人口和供水总量增速有所放缓.根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23年城乡建设统计年鉴》,2023年城市和县城用水人口增至7.17亿人,较2022年增加0.03亿人.同期,城市和县城供水能力4.08亿立方米/日,较2022年增长6.06%.2023年,我国城市和县城供水总量达817.85亿立方米,较2022年增长2.15%.城市和县城用水结构中,居民家庭用水占比最高,其次是生产运营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用水.截至2023年底,我国城市和县城供水普及率分别为99.43%和98.27%.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截至2023年底,我国城市和县城供水管道长度146.76万公里,较2022年底增长5.09%.2023年,我国城市和县城供水行业固定资产投资1029.26亿元,较2022年增长2.65%.根据《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要求加快构建水网建设,建设骨干输排水通道,未来供水管网规模将持续增长.根据住建部、发改委于2022年发布的《关于加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力争全国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9.00%以内.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是提高供水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措施,预计加快城市老旧供水管网改造或将成为水务行业投资重点之一.
作为水务行业市场化改革的核心,水价水平直接影响行业内企业运营能力,并对拓宽水务市场融资渠道及改革现行供排水管理体制至关重要.我国水价主要由水资源费(税)、供水价格和污水处理费三部分组成,其中供水价格由政府主导定价,采用价格听证会制度.近年来,国务院等有关单位发布多项文件,要求提高节水意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进行水价改革,水价形成和收费机制有望进一步完善,但预计短期内价格调整幅度有限.2023年以来,广州和南京等地区先后召开供水价格改革方案听证会,上海和长沙等地区宣布执行上调水价后的方案.
(三)污水处理
近年来,我国城市和县城污水排放量增长较快,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保持相对高位.随着城市和县城污水排放总量的不断增长,以及城镇污水处理补短板等相关政策的推进,我国污水处理需求仍有增长空间,污水处理行业处于发展期.
我国污水处理分为工业废水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两大类,以生活污水为主.近年来,我国城市和县城污水排放量增长较快,生活污水占全国污水排放总量的60%以上.2023年,全国城市和县城污水排放量781.15亿立方米,较2022年增长3.61%,其中城市污水排放量占84.55%.同期,全国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能力2.70亿立方米/日,较2022年增长4.81%.2023年,全国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率分别增至98.69%和97.66%,同比分别上升0.58个百分点和0.72个百分点,污水处理率进一步上升.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2023年,全国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为1069.25亿元,较2022年增长4.06%,较2020年高峰有所下降,但仍保持相对高位.根据《“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十四五”时期新增和改造污水收集管网8万公里,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2000万吨,要求着力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城镇污水管网短板,强化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弱项,提升处理能力.伴随着污水处理固定资产的持续投入,我国污水处理能力或将进一步提升.
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国家住房和减乡建设部发布的《城多建设统计年鉴》整理
图1.1我国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情况
从污水处理价格来看,现阶段各地污水处理价格仍然由政府决定,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制定和调整污水处理收费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5)119号),污水处理收费标准要补偿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置设施的运营成本并合理盈利.城市污水处理收费标准原则上居民应不低于0.95元/吨,非居民应不低于1.40元/吨.根据Wind及各地发改委官网披露数据,近年来,我国36个重点城市平均
污水处理价格保持稳定(截至2024年3月底为1.02元/吨),但该价格仅基本满足国家规定收费标准下限(0.95元/吨).整体看,我国污水处理费仍处低位,部分城市尚有较大上调空间.
二、行业发展政策
水务行业是典型的公用事业,为保障水务行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近年来,水务行业政策重点体现在以下方面:用水提质增效,实施严格节水制度,加强用水管理,完善节约用水相关保障和监督机制:加快城镇污水设施建设和污水排放检测,进一步释放污水处理产能,加快补齐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能力缺口:加强再生利用设施建设,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推进水费改革提升水务行业盈利空间:通过中央、地方专项资金等方式为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表2.1近年来水务行业主要政策
序号 名称 项有单位《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2021年1月) 国家发改委(“十四五域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D(2021年6月) 国家发改委、住建部3 《城镇供水价格管理办法》(2021年10月) 国家发改委《城镇供水定价成本监审办法》(2021年10月) 国家发改委(“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2021年10月) 国家发改蚕、水利部等五部门《工业座水衍环利用实施方案》(2021年12月)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关于加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的通知)(2022年1月) 住建部、国家发改委《2023年水利系统节约用水工作要点)(2023年2月) 水利部《环境基确设施建设水平提升行动(2023-2025年))(2023年7月) 国家发改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资源节的集的利用的意见)(2023年9 国家发改委、水利部等七部门月)11 《节的用水条例》(2024年3月) 水利部12 《住房城多建设部等5部门关于加强域市生请污水管网建设和运行津护的通知》 (2024年3月) 住建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发 改委等五部门13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发展节水产业的指导意见)(2024年6月) 国家发改委、水利部等五部门14 《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实施办法》(2024年10月) 财政部、税务总局,水利部15 《水利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2024年12月) 国家发改委
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开资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