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LAC 25-2025 北斗交通工程应用 大跨度桥梁结构安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pdf

2.5,GLAC,团体标准
文档页数:9
文档大小:644.71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团体标准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T/GLAC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团体标准

T/GLAC 25-2025

北斗交通工程应用大跨度桥梁结构安全监 测系统技术要求

BDS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safetymonitoring systems in long-span bridge structures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 发布

目次

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缩略语5系统架构.6总体要求.7功能要求8性能要求

前言

草.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省北斗导航位置服务有限公司、北京市中位协北斗时空技术研究院、广州市埃特斯通讯设备有限公司、中大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雄安交投工程养护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北控北斗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蓝鲸高领(北京)标准化技术服务有 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智伟、马丰敏、段永辉、孙京侨、吴钊炯、程样、吴秋霜、张学龙、何士芳、刘洋、赵小阳、颜亮、田鑫、李文.

北斗交通工程应用大跨度桥梁结构安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

1范围

体要求、功能要求和性能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或在役主跨长度超过100m的桥梁(含斜拉桥、悬索桥、连续钢构桥等)结构安全监测系统的设计和部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文件.

GB/T4208-2017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39267-2020北斗卫星导航术语GB/T39399-2020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测量型接收机通用规范GB/T39414(部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信号接口规范GB/T39772.1-2021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建设和验收技术规范第1部分:建设规范 GB/T45224-2025智慧城市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智能监测技术要求JT/T1037-2022公路桥梁结构监测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39267和GB/T39399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北斗基准站BeiDoureference station

在位置坐标已知点上架设高精度BDS观测设备、通信终端等设备,并在一定时间内连续观测、记录卫星信号,将数据传输给数据处理中心或经处理后直接播发差分改正数据的设施.

[来源:GB/T39267-2020 2.1.25,有修改]

3.2

北斗监测站 BeiDou monitor station

布设于桥梁关键受力部位,通过接收北斗卫星信号采集桥梁三维位移数据,并向监测系统数据层传输伪距、载波相位等观测数据的地面站.

3.3

荷载load

施加在结构上的集中力或分布力和引起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的原因.

3. 4

预警阅值warningthreshold

结构监测中,针对位移、应变等不同监测指标设定的警戒值.

BD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BDT:北斗时(BeiDouTime)PPP: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RSRP: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Received Power)RTK:实时动态测量(Real-Time Kinematic)Wi-Fi:无线网络通信技术(WirelessFidelity)

RMS: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

5系统架构

监测系统由感知层、传输层、数据层及应用层构成,监测系统架构见图1.

图1 监测系统架构图

其中:

a)感知层:采集桥梁现场的温度、湿度、应变量、位移、振动、外部荷载等物理量变化数据,由 北斗基准站、北斗监测站、自动气象站、结构响应监测传感器、车辆荷载监测传感器组成,具体为:

1)北斗基准站:用于为北斗监测站提供差分修正数据: 2) 北斗监测站:布设于桥梁关键点位(包括主梁跨中、支座、塔柱、锚碳等受力集中部位),用于采集桥梁主体结构的位移数据:自动气象站:用于监测桥梁周边气象数据,包括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空气温度传感 器、空气湿度传感器、南量传感器、总辐射传感器等:结构响应监测传感器:用于监测桥梁关键部位的应变量、挠度、振动加速度等数据,包括5)车辆荷载监测传感器:用于监测车辆总重、轴重、轴距、车流量、车型、车速等数据. 数字图像位移传感器、转角传感器:

数据层:对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归档和存储,为应用层提供建模分析及分析结 果保存.

d应用层:为监测业务提供报警预警、可视化展示、评估应用.

6总体要求

6.1监测系统应满足下列要求:

a)具备保持对各监测点7×24h不间断在线自动化监测: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丝雨へい飘渺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