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 ( 第 2139 页)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19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丙酸乙酯 2016-08-31发布 2017-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886.19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丙酸乙酯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丙酸和乙醇为原料经化学反应制得的食品添加剂丙酸乙酯. 2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化学名称 丙酸乙酯 2.2分子式 C 2.3结构式 2.4相对分子质量 102.13(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无色 将试样置于比色管内,用目测法观察 状态 液体 香气 果香、朗姆酒样香气 GB/T14454.2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1 GB1886.193-2016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丙酸乙酯含量,w/% 97.0 附录A 酸值(以KOH计)/(mg/g)≤ 2.0 GB/T14455.5 折光指数(20℃) 1.383~1.385 GB/T14454.4 相对密度(25℃/25℃) 0.886~0.889 GB/T11540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19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苯乙醇 2016-08-31发布 2017-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886.19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苯乙醇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苯乙烯或苯和环氧乙烷为原料、或以肉桂醛为原料经化学反应制得的食品添加剂 苯乙醇. 2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化学名称 苯乙醇 2.2分子式 2.3结构式 OH 2.4相对分子质量 122.17(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无色 将试样置于比色管内,用目测法观察 状态 液体 香气 温和暖香、玫瑰、蜂蜜样香气 GB/T14454.2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GB1886.192-2016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溶解度(25℃) 1mL试样全溶于2mL50%(体积分数)乙醇中 GB/T14455.3 苯乙醇含量,w/% 98.0 附录A 折光指数(20℃) 1.529~1.535 GB/T14454.4 相对密度(25℃/25℃) 1.017~1.020 GB/T11540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191-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柠檬醛 2016-08-31发布 2017-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886.191-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柠檬醛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山苍子油或柠檬草油为原料经单离制得的、或以异戊烯酸和异戊烯醛或脱氢芳樟 醇为原料经化学反应制得的食品添加剂柠檬醛. 2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化学名称 a-柠檬醛(香叶醛):(E)-3 7-二甲基2 6-辛二烯-1-醛 8柠檬醛(橙花醛):(Z)-3 7-二甲基-2 6-辛二烯-1-醛 2.2分子式 Clo HIsO 2.3结构式 0 H H a-柠檬醛(香叶醛) 8-柠檬醛(橙花醛) 2.4相对分子质量 152.24(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淡黄色 将试样置于比色管内,用目测法观察 状态 液体 香气 强烈的柠檬样香气 GB/T14454.2 1 GB1886.191-2016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溶解度(25℃) 1mL.试样全溶于7mL.70%(体积分数)乙醇中 GB/T14455.3 柠檬醛含量,w/% 96.0(顺反异构体总和) 附录A 酸值(以KOH计)/(mg/g) 5.0 GB/T14455.5 折光指数(20℃) 1.486-1.490 GB/T14454.4 相对密度(25℃/25℃) 0.885-0.891 GB/T11540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190—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乙酸乙酯 2016-08-31发布 2017-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886.190-2016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29224一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乙酸乙酯》. 本标准与GB29224一201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状态由“透明液体”改为“液体”; —“气味:果香味”改为“香气:果香,带白兰地样酒香”; ——折光指数(20℃)由“1.370~1.375”改为“1.371~1.376”; —“密度(0)/(g/cm3):0.897~0.902”改为“相对密度(25℃/25℃):0.894~0.898”. I GB1886.190-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乙酸乙酯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乙酸和乙醇为原料经化学反应制得的食品添加剂乙酸乙酯. 2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化学名称 乙酸乙酯 2.2分子式 C.HgO2 2.3结构式 Q 01 2.4相对分子质量 88.11(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无色 将试样置于比色管内,用目测法观察 状态 液体 香气 果香、带白兰地样酒香 GB/T14454.2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19—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红曲米 2015-11-13发布 2016-05-13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886.19-2015 前言 本标准替代GB4926一2008《食品添加剂红曲米(粉)》. 本标准与GB4926一200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红曲米”. I GB1886.19—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红曲米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大米为原料,用红曲菌属(Monascus)红曲霉发酵培养制得的,呈红色颗粒(或用颗 粒制成粉末)的食品添加剂红曲米. 2技术要求 2.1原料要求 大米应符合GB1354的规定. 2.2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颗粒状 粉末状 检验方法 红色至暗紫红色,质地脆,无霉 棕色至暗紫色,无霉变,无明显 取100g试样于白纸上,用肉眼观看 外观 变,无明显肉眼可见的杂质,呈 肉眼可见的杂质,呈粉红色 其颜色,霉变颗粒(粉)及其杂质;用 不规则的颗粒状 小刀切开红曲米,观察其断面;洗净 断面 粉红色至红色 双手,取10g左右试样置于手中,嗅 香味 具有红曲固有的曲香 其气味 2.3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要求 项目 检验方法 颗粒状 粉末状 水分/% 10.0 GB5009.3 黄曲霉毒素B1/(g/kg) 5 GB/T5009.22 色价/(r/g) 2 1000.0 附录A中A.2 细度150热m(100目)通过率/% 95.0 附录A中A.3 总砷(以As计)/(mg/kg) 1.0 GB5009.11 重金属(以Pb计)/(mg/kg) 10.0 GB5009.74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189—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3-环己基丙酸烯丙酯 2016-08-31发布 2017-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886.189-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3-环己基丙酸烯丙酯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环己基丙酸或肉桂酸甲酯和烯丙醇为原料经化学反应制得的食品添加剂3-环己 基丙酸烯丙酯. 2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化学名称 3-环己基丙酸烯丙酯 2.2分子式 Ci2 H2o O2 2.3结构式 0 01 2.4相对分子质量 196.29(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无色 将试样置于比色管内,用目测法观察 状态 液体 香气 菠萝样香气 GB/T14454.2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GB1886.189-2016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溶解度(25℃) 1mL试样全溶于4mL80%(体积分数)乙醇中 GB/T14455.3 3-环己基丙酸烯丙酯含量,w/%≥ 98.0 附录A 酸值(以KOH计)/(mg/g) 5.0 GB/T14455.5 折光指数(20℃) 1.457~1.462 GB/T14454.4 相对密度(25℃/25℃) 0.945~0.950 GB/T11540 烯丙醇,w/% 0.1 附录A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188—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田菁胶 2016-08-31发布 2017-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886.188-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田菁胶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田菁豆(Sesbania Scop)胚乳片为原料,经水化、粉碎等步骤加工制得的食品添加 剂田菁胶. 2结构式 CH OH HO O、H H OH H 0 H HO H H CH2 0 OH HO H H H H 0 OH HO H 01 H n CH2OH H H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浅灰色或白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然光线下, 状态 粉末 观察其色泽和状态,嗅其气味 气味 几乎无味或有淡淡的豆腥味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1 GB1886.188-2016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黏度/(mPas) 符合声称 附录A中A.3 干燥减量,w/% 12.0 GB5009.3直接干燥法 总灰分,w/% 2.0 GB5009.4 酸不溶物,w/% 15.0 附录A中A.4 蛋白质,w/% 12.0 GB5009.5 重金属(以Pb计)/(mg/kg) 20 GB5009.74 总神(以As计)/(mg/kg) 2.0 GB5009.11 硼酸盐 通过试验 附录A中A.5 淀粉试验 通过试验 附录A中A.6 a干燥温度和时间分别为105℃士2℃和4h. 蛋白质系数为6.25. 3.4微生物指标 微生物指标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微生物指标 项目 限量 检验方法 菌落总数/(CFU/g) 5000 GB4789.2 大肠菌群/(MPN/g) 30 GB4789.3 在无菌的环境下,准确称取1.0g田菁胶,溶解于100mL无菌生理盐水中,配制成0.01稀释度溶液.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187—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山梨糖醇和山梨糖醇液 2016-08-31发布 2017-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886.187-2016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29219一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山梨糖醇》和GB7658一2005《食 品添加剂山梨糖醇液》. 本标准与GB29219—2012、GB7658一200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山梨糖醇和山梨糖醇液”; —修改了范围; 一一修改了感官要求; —一修改了山梨糖醇液的固形物指标、山梨糖醇的总糖指标; 一删除了理化指标中砷、重金属、PH、相对密度指标; —增加了本尼特滴定法测定还原糖; 修改了检测方法的部分内容. I GB1886.187-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山梨糖醇和山梨糖醇液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玉米等植物加工得到的淀粉乳或淀粉,经水解、精制制成葡萄糖,在催化剂的作用下 经氢化反应,再经过精制、浓缩过程生产的食品添加剂山梨糖醇液,以及山梨糖醇液再经过浓缩、干燥、 筛分等工艺制得的食品添加剂山梨糖醇. 2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分子式 Cs 2.2结构式 OHOH H OHOH OH H—C- C --b-H HH OH HHH 2.3相对分子质量 182.17(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指标 项目 检验方法 山梨糖醇 山梨糖醇液 色泽 白色 无色透明 取适量试样,在自然光线下,观察色泽和状态 状态 粉末、薄片或颗粒,具有吸湿性 黏稠液体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186—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山梨酸 2016-08-31发布 2017-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886.186-2016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1905一2000《食品添加剂山梨酸》. 本标准与GB1905一200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山梨酸”; 一外观由白色结晶性粉末改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或颗粒; —山梨酸含量(以干基计)由99.0%~101.0%改为≥99.0%; 一一增加了醛指标; 一删除了神指标; ——以铅指标代替重金属指标. I GB1886.186-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山梨酸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丁烯醛和乙酸为原料反应制得的食品添加剂山梨酸. 2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化学名称 (E E)-2 4-己二烯酸 2.2分子式 Cs H:O2 2.3结构式 H.C C= EC H H Cs H COOH 2.4相对分子质量 112.13(按2011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白色或类白色 取适量样品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然光线下观察色泽 状态 粉末或颗粒 和状态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185—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琥珀酸单甘油酯 2016-08-31发布 2017-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886.185-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琥珀酸单甘油酯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甘油与可食用的脂肪或油脂或可食用的脂肪酸进行酯交换或酯化,然后再进行琥 珀酰化而制得的食品添加剂琥珀酸单甘油酯. 2结构式 H2C—OR1 HC—OR2 H2C—ORs 其中,R1 R2和R:中一个为琥珀酸基团,一个为脂肪酸基团,其他可以是琥珀酸、脂肪酸或氢.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浅米色至白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其色 状态 蜡状固体 泽和状态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酸值(以KOH计)/(mg/g) 70~120 GB/T5530热乙醇测定法 羟值(以KOH计)/(mg/g) 138-152 附录A中A.3 碘值(以1计)/(g/100g) 3 GB/T5532 游离琥珀酸w/% 3 附录A中A.4 1 GB1886.185-2016 表2(续)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结合琥珀酸,w/% 14.8 附录A中A.4 铅(Pb)/(mg/kg) 2.0 GB5009.12 n称样量为0.1g. b称样量为0.5g.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184—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苯甲酸钠 2016-08-31发布 2017-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886.184-2016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1902一2005《食品添加剂苯甲酸钠》. 本标准与GB1902一200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苯甲酸钠”; —删除了神项目; —增加了邻苯二甲酸项目; 修改了氯化物指标; ——增加了重金属的检验方法. I GB1886.184-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苯甲酸钠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石油甲苯催化氧化制取的苯甲酸再与离子交换膜法生产的氢氧化钠或碳酸氢钠反 应制得的食品添加剂苯甲酸钠. 2结构式、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结构式 COONa 2.2分子式 CH:O2Na 2.3相对分子质量 144.11(按2011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白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然光线 状态 颗粒或结晶型粉末 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并嗅其气味 气味 几乎无嗅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18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苯甲酸 2016-08-31发布 2017-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886.183-2016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1901一2005《食品添加剂苯甲酸》. 本标准与GB1901一200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苯甲酸”; —删除了砷项目; —增加了邻苯二甲酸和联苯类项目及试验方法; 修改了重金属含量的检验方法. I GB1886.18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苯甲酸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石油甲苯为原料,经催化氧化、精制提纯制得的食品添加剂苯甲酸. 2结构式、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结构式 COOH 2.2分子式 C.HsO: 2.3相对分子质量 122.12(按2011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白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然光线 状态 晶体或结晶粉末 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并嗅其气味 气味 有轻微苯甲醛气味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18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异麦芽酮糖 2016-08-31发布 2017-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886.18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异麦芽酮糖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白砂糖为原料,经蔗糖异构酶转化,再经浓缩、结晶、分离而成的食品添加剂异麦芽 酮糖. 2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相对分子质量 2.1化学名称 6-O--D-吡喃葡萄糖基-D-呋喃果糖 2.2分子式 C12H22O11H2O 2.3结构式 CH:OH 0 OH H2O OH 0 OH HC HO 0. OH CH2OH OH 2.4相对分子质量 360.3(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1 GB1886.182-2016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白色 取适量样品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然光线 状态 结晶状均匀颗粒或粉末 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并品其滋味 滋味 味甜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异麦芽酮糖含量(以干基计),w/% 98.0 附录A中A.2 其他糖(以干基计),w/% 2.0 附录A中A.3 干燥减量,w/% 1.0 GB5009.3直接干燥法 灰分,w/% 0.1 GB5009.4 铅(Pb)/(mg/kg) 0.5 GB5009.12 总砷(以As计)/(mg/kg) 0.5 GB5009.11 :干燥温度为95℃士2℃.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181-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红曲红 2016-08-31发布 2017-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886.181-2016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15961一2005《食品添加剂红曲红》. 本标准与GB15961一200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一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红曲红”; 一—修改了感官要求; —修改了色价的指标要求; 一一增加了桔青霉素的指标要求和检验方法; ——修改了鉴别试验方法; 一一干燥减量的检验方法引用相应国家标准; 部分检验方法的引用标准调整为最新发布的版本. I GB1886.181-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红曲红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大米、大豆为主要原料的液体培养基,经红曲菌(Monascus)液态发酵培养、提取、 浓缩、精制而成;或以红曲米为原料,经萃取、浓缩、精制得到的食品添加剂红曲红. 2技术要求 2.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浅红色至黑紫色 将适量固体试样和液体(糊状)试样分别置于清洁、干燥的 状态 粉末、糊状或液体 白瓷盘或烧杯内,于自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 2.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色价E%m(495士10)nm 符合声称 附录A中A.3 干燥减量,w/% 6.0 GB5009.3直接干燥法 铅(Pb)/(mg/kg) 5.0 GB5009.75或GB5009.12 神(As)/(mg/kg) 1.0 GB5009.76 桔青霉素(以单位色价计)/(mg/kg) 0.04 GB5009.222 仅针对粉末产品. 注:商品化的红曲红产品应以符合本标准的红曲红为原料,可添加糊精等食品辅料制成.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180—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β-环状糊精 2016-08-31发布 2017-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886.180-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β-环状糊精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淀粉经酶解、提纯制取的食品添加剂B环状糊精. 2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分子式 (C6H10O5)7 2.2相对分子质量 1134.987(按2011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白色或近白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白搪瓷盘内,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 状态 晶状固体或粉末 并品其滋味 滋味 微甜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3-环状糊精含量(以干基计),w/% 98.0101.0 附录A中A.3 水分,w/% 14 GB5009.3卡尔费休法 灼烧残渣,w/% 0.1 GB/T9741 还原糖,w/% 1.0 附录A中A.4 铅(Pb)/(mg/kg) 1.0 GB5009.75或GB5009.12 1 GB1886.180-2016 附录A 检验方法 A.1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未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规定的三级水.试验中 所用标准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和制品在未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1、GB/T602和 GB/T603的规定制备.试验中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A.2鉴别试验 A.2.1比旋光度试验 称取试样1g溶解于100mL水中,按GB/T613规定的方法测定,比旋光度应在160°~164°. A.2.2色谱试验 在环状糊精含量测定试验中,试样溶液色谱图的主峰保留时间应和标准溶液色谱图的主峰保留 时间相一致. A.3β-环状糊精含量(以干基计)的测定 A.3.1试剂和材料 A.3.1.1甲醇:色谱纯. A.3.1.2水: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 A.3.1.33-环状糊精标准品:纯度≥99%. A.3.1.4内标液:20mg/mL丙三醇溶液,经0.45m微孔滤膜过滤. A.3.2仪器和设备 高效液相色谱仪:配备示差折光检测器. A.3.3参考色谱条件 A.3.3.1色谱柱:以键合氨基丙基硅氧烷为填充剂的10μm多孔硅胶色谱柱(4.6mm×25cm) 或其 他等效的色谱柱. A.3.3.2流动相:甲醇水=946. A.3.3.3柱温:30℃. A.3.3.4检测器温度:35℃. A.3.3.5流速:1.5mL/min. A.3.3.6进样量:50gL. A.3.4分析步骤 A.3.4.1标准溶液的制备 称取8-环状糊精标准品1g(精确至0.0001g)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流动相溶解并定容至刻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18—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糖精钠 2015-11-13发布 2016-05-13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886.18-2015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4578一2008《食品添加剂糖精钠》. 本标准与GB4578一200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糖精钠”. I GB1886.18-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糖精钠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苯二甲酸酐为原料经化学合成制得的食品添加剂糖精钠. 2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分子式 C H4NNaO3S2H2O 2.2结构式 0 N-Na2H2O SO: 2.3相对分子质量 241.20(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无色或稍带白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 气味 无臭或有微弱香气 自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并嗅其味 状态 结晶性粉末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179—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硬脂酰乳酸钙 2016-08-31发布 2017-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886.179-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硬脂酰乳酸钙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由硬脂酸和乳酸为原料,经酯化、中和得到的食品添加剂硬脂酰乳酸钙. 2技术要求 2.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白色至微黄色 状态 粉末 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其色 泽和状态,并噢其气味 气味 有特殊气味 2.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钙含量w/% 1.0~5.2 GB/T5009.9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总乳酸,w/% 1540 附录A中A.3 酸值(以KOH计)/(mg/g) 50~130 GB/T5530热乙醇测定法 酯值(以KOH计)/(mg/g) 125-190 附录A中A.4 铅(Pb)/(mg/kg) 2.0 GB5009.75或GB5009.12 注:商品化的硬脂酰乳酸钙产品应以符合本标准的硬脂酰乳酸钙为原料,可添加符合食品添加剂质量规格要求 的抗氧化剂、酸度调节剂以及作为抗氧化剂载体的丙二醇和乳化剂. GB1886.179-2016 附录A 检验方法 A.1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未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规定的三级水.试验中 所用标准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和制品在未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1、GB/T602、 GB/T603的规定制备.试验中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A.2鉴别试验 A.2.1钙盐试验 取试样1g 加25mL水和5mL盐酸,加热释放出脂肪酸,使油状层浮出液体表面.水层加草酸铵 溶液,即产生白色沉淀.此沉淀不溶于乙酸,但溶解于盐酸.用盐酸湿润后的铂丝蘸取试样,在火焰中 呈红色. A.2.2凝固点试验 取试样25g 加热水200mL 再加0.05mol/L硫酸溶液60mL 边加热边搅拌至脂肪酸析出并呈 透明状清液.将水层吸出,加沸水充分洗涤,静置分层后,再将水层吸出,洗涤至无硫酸盐(加0.1%甲基 橙指示剂不呈红色),收集于小烧杯中,于蒸汽浴上温热至脂肪酸与水层完全分离,并澄清透明.冷却, 弃去水层,将脂肪酸熔融后过滤至干燥烧杯中,在105℃下干燥20min.该精制脂肪酸的凝固点应不 低于54℃.凝固点按SN/T0801.17规定的方法测定. A.3总乳酸的测定 A.3.1试剂和材料 A.3.1.1乳酸锂. A.3.1.2石油醚. A.3.1.3硫酸. A.3.1.4硫酸溶液:12. A.3.1.5硫酸铜溶液:20g/L A.3.1.6对苯基酚溶液:称取对苯基酚1.5g溶于100mL0.125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配制时加热助 溶,溶解后为澄清溶液),贮于棕色瓶中,4℃保存. A.3.1.7氢氧化钾乙醇溶液:11.2g氢氧化钾溶于250mL乙醇中,再用25mL水稀释. A.3.2仪器和设备 分光光度计. A.3.3分析步骤 A.3.3.1试样储备液的制备 称取约0.2g试样(精确至0.0001g) 放入125mL锥形烧瓶中,加0.5mol/L氢氧化钾乙醇溶液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178—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聚甘油脂肪酸酯 2016-08-31发布 2017-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886.178-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聚甘油脂肪酸酯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由甘油缩水成聚甘油或聚甘油,与油脂或脂肪酸部分酯化而得的食品添加剂聚甘油 脂肪酸酯. 2技术要求 2.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浅黄色至棕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或烧杯 状态 请鞋调液体,性柔,硬性编秋 中,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 2.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酸值(以KOH计)/(mg/g) 12 GB/T5530冷溶剂法 碘值 符合声称 GB/T5532或GB/T13892 皂化值 符合声称 GB/T5534 灼烧残渣,w/% 1.5 GB/T9741 铅(Pb)/(mg/kg) 2.0 GB5009.75或GB5009.12 注:商品化的聚甘油脂肪酸酯产品应以符合本标准的聚甘油脂肪酸酯为原料,可添加符合食品添加剂质量规格 要求的抗氧化剂、酸度调节剂以及作为抗氧化剂载体的丙二醇和乳化剂和(或)食品辅料.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177-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D-甘露糖醇 2016-08-31发布 2017-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886.177-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D-甘露糖醇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淀粉、淀粉糖或蔗糖为原料制得的食品添加剂D甘露糖醇. 2结构式、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结构式 OH HH OHOH OH H—C—C—C—C—C—C—H H OHOH HHH 2.2分子式 C. 2.3相对分子质量 182.17(按2011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白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然光线 状态 结品性粉末或颗粒 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并品其滋味 滋味 微甜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1 GB1886.177-2016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D-甘露糖醇含量(以干基计),w/% 96.0~101.5 附录A中A.3 干燥减量,w/% 0.3 GB5009.3直接干燥法 pH(100g/L溶液) 4.0~7.5 GB/T9724 灼烧残渣,w/% 0.1 附录A中A.4 还原糖,w/% 0.3 附录A中A.5 镍(Ni)/(mg/kg) 1.0 GB5009.138 铅(Pb)/(mg/kg) 1.0 GB5009.75或GB5009.12 n干燥温度为105℃±2℃,干燥时间为4h.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176—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异构化乳糖液 2016-08-31发布 2017-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886.176-2016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8816一1988《食品添加剂异构化乳糖液》. 本标准与GB8816一198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感官要求; —修改了异构化乳糖含量、果糖含量、半乳糖含量、乳糖含量、砷(As)的指标要求; —删除了比重、折光率、大肠菌群的指标要求; 一一增加了依匹乳糖含量、H、灼烧残渣、大肠埃希氏菌的指标要求和检验方法; ——增加了鉴别试验方法; —修改了异构化乳糖含量、果糖含量、半乳糖含量、乳糖含量的检验方法: 部分检验方法的引用标准调整为最新发布的版本. I GB1886.176-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异构化乳糖液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乳糖为原料,在加热条件下经碱或不经碱异构化制得的食品添加剂异构化乳糖液, 或再经干燥制成的固体产品. 2主成分的结构式、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 2.1结构式 HO. OH HO H HO H HO H OH H H H H OH 2.2分子式 C12H22O1 2.3相对分子质量 342.30(按2011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要求 项目 检验方法 固体 液体 色泽 白色或近白色 无色至深黄色 取适量固体和液体试样分别置于白瓷盘和比色管中, 状态 结品性粉末 透明液体 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