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硬质合金锤头齿
Cemented carbidehammerheads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提出并归口.
公司、自贡长城科瑞德新材料有限公司. 本文件起草单位:自贡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九江金鹭硬质合金有限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芳艳、李娟、辛海艳、龚斌、黄伟、梁朝、杜伟、刘志.
硬质合金锤头齿
1范围
装、运输、贮存、随行文件及订货单内容. 本文件规定了硬质合金锤头齿的产品分类和型号表示规则、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
本文件适用于硬质合金锤头齿.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124.3硬质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3部分:钻量的测定电位滴定法 GB/T5242硬质合金制品检验规则与试验方法GB/T5243硬质合金制品的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产品分类和型号表示规则
4.1产品分类
图见附录A. 产品根据形状分为8类:A型、B型、C型、D型、E型、F型、G型、其他类.产品典型型号尺寸及示意
4.2型号表示规则
产品型号由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混合编制.锤头齿用字母TC表示,长度用三位整数表示(不足三位整数时前面加"0"填位),宽度用两位整数表示(不足两位整数时前面加"0"填位),高度用两位整数表示 (不足两位整数时前面加"0"填位),其他重要尺寸可用两位整数表示(不足两位整数时前面加"0"填位),形状用字母(A、B、,其他类H、I、)表示.见示例.
示例1:TC1102313A表示长度为110mm、宽度为23mm、高度为13mm的A型锤头齿.
示例2:TC178231308C表示长度为178mm、宽度为23mm、高度为13mm.增头高度为8mm的C型锤头齿.
5技术要求
5.1化学成分
产品推荐采用Co含量(质量分数)为6.0%~10.0%的WC-Co合金,化学成分见表1.若需方对化学成分有特殊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并在订货单中注明.
表1化学成分
N Ti Fe WC6. 0~10. 0 Co ≤0.6 C ≤0.5 Ta ≤0.3 ≤0.3 余量
5.2物理性能
产品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2的规定.若需方对物理性能有特殊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表2物理性能
Co含量(质量分数) 矫顽力 硬度 密度% kA/m HRA g/cm?6 0 11. 3~17.5 89.5~92.0 14. 75~15. 057.5 8.0~12.5 88 0~91. 0 14. 60~14.858 0 8.5~11.5 88. 0~90. 5 14. 65~14.859.0 12. 5~14.5 89. 5~91. 5 14.55~14. 7510.0 20.5~22.5 90. 5~92.5 14. 30~14.50注:Co含量(质量分数)不同.WC粒度不同,产品的物理性能也随之变化.
5.3金相组织结构
产品的金相组织结构应符合表3的规定,若需方对金相组织结构有特殊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表3金相组织结构
孔洞孔隙 个/m² WC平均 晶粒度 显微A类 B类 C类 25 μm~75 μm 75 μm~125 μm >125 μm μm 脱碳相≤A02 15~30 ±0.25>$~50 ±0.50>~8 ±0.60 ±1.00>150~300 >80~150 ±2.00>300 ±3.50
5.4.2产品的工作面弯曲度应不大于0.5mm,非工作面弯曲度应不大于0.8mm,
5.5外观质量
5.5.1产品的表面应喷砂处理,表面应无明显脏污、烧结痕迹,不应有目视可见的裂纹、分层、未压好等缺陷,允许有高度不大于1mm的黏膜.5.5.2产品非工作面允许有长度和宽度均不大于3.0mm且深度不大于0.6mm的掉边.
5.5.3产品的表面允许有长度不大于2.0mm且深度不大于0.2mm的凹坑.
6试验方法
6.1产品化学成分的测定按GB/T5124.3或供需双方协商确定的方法进行.6.2产品物理性能的检测按GB/T5242的规定进行.6.3产品金相组织结构的检测按GB/T5242的规定进行.6.4产品尺寸允许偏差及形位公差的检测采用相应精度的量具、量仪进行. 6.5产品的外观质量用目视检查,必要时采用相应精度的量具测量.
7检验规则
7.1检查和验收
7.1.1产品应由供方质量检验部门进行检验,保证产品符合本文件及订货单的规定.
7.1.2需方可对收到的产品按本文件及订货单的规定进行检验.如检验结果与本文件及订货单的规定 不符,应在收到产品之日起三个月内以书面形式向供方提出,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如需仲载,仲裁取样由供需双方在需方共同进行或协商确定.
7.2组批
产品应成批提交检验,每批应由同一原料、同一化学成分、同一炉次的产品组成.
7.3检验项目及取样
产品的检验项目及取样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检验项目及取样规则
检验项目化学成分 取样数量 每批1份 技术要求的章条号 试验方法的章条号物理性能 按GB/T5242的规定进行 5.1 5.2 6.2 6.1金相组织结构 按GB/T5242的规定进行 5.3 6.3尺寸允许偏差及形位公差 逐件 5.4 6.4外观质量 逐件 5.5 6.5注:化学成分由供方提供混合料化学成分,需方可按需进行检测.
7.4检验结果的判定
7.4.1产品的化学成分检验结果不合格时,允许另取一份试样对不合格项进行重复检验,若重复检验结果仍不合格,判该批产品不合格.